系列专题:《打造职业化员工:执行就是走流程》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陈鸿桥曾经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计算公式:90%×90%×90%×90%×90%=? 答案让人惊讶,是59.049%。这就意味着,即使我们把每个工作流程都做到位90%,经过5个工作环节,我们所得到的结果还是不合格。

1956年,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参加了一场质量可靠性研讨会。他在华盛顿的史岱勒大饭店的大厅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跟他交谈,并给他看了一个盒子,里面放的是一件很特殊的物品,它是由100张类似于45转唱片的碟形物组合而成的。碟片中间用一根棒子穿过,使它们并排平行站列,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潜水艇三明治。在每一张碟片的前端都有一小段红线。 “每一段红线的长度是碟片圆周的1%,表示这一部分是不良的,至于其余99%的部分则是没问题的。因此,在这里的100张碟片,每一张都具有99%的可靠性。当我转动这一套结构体时,那就犹如一个由100件具有99%可靠性的零件所组成的系统在运作;或者它犹如文书作业,比如说员工薪资登记工作,每100次处理中有99次是对的。” “现在我想问你,这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有多少?” “大约应该是90%吧!”克劳士比回答。 “啊哈!”那个人笑道:“正确的答案应该是36.4%,因为你必须用99%乘以99%,这样连乘100次。”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没有一件商品合格的原因了!”克劳士比茅塞顿开地说道。 现实生活中,零件超过100件的商品不在少数,电脑、汽车、电视,甚至是机械手表,它们无不都是成千上万个零件的组合。而且,这些零件在制造和组装的过程中,并不是由某一个人负责,而是由众多的人在流水线上每人负责一个环节。根据克劳士比的发现,任何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环节上做得不到位,哪怕只有1%的不到位,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组装后的质量。如果每个人对自己负责的工作环节稍微不到位,其组装出来的产品就不再是“不到位”,而是“不合格”。 这让我们认识到,只有追求过程的卓越,才能保证结果的优秀。 有什么样的过程,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我们不能把每个工作流程都做到完美,最后的结果,就一定不完美。丰田汽车有一句名言:高品质是设计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谈到对质量的执行力时强调:对于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没有任何商量!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公司一边对我们进行结果考核,一边却又严格要求我们按流程执行。因为只有按流程执行,把流程做到位,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