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打造职业化员工:执行就是走流程》
执行力决定了工作的质量。而真正的执行力,是在不违反公司制度,严格按流程执行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公司想要的结果。 从这个判断标准来看,很多人虽然作出了所谓的业绩,但其实并不具备执行力,因为他们没有按流程执行。我们必须要牢记,执行力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流程。脱离了这个标准,就不会有执行力。 一位中国留学生刚到美国,语言不通,和绝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在课余时间为美国餐馆洗盘子以赚取学费。美国老板告诉他要把用过的脏盘子放洗洁精清洗,洗涤干净后再用清水冲洗7遍。 起初,这位留学生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用水冲洗7遍。由于洗盘子的工作是按件计酬的,这位留学生忙活了一天,也挣不了多少钱。后来,他就觉得没有必要冲洗7遍,少两遍也未尝不可。果然,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工钱自然也迅速增加。 可是,美国老板非常重视洗盘子这件简单的现场管理工作,有时要抽查一下盘子清洗的情况。有一次,老板用专用的试纸检测出盘子清洗的清洁程度没有达到标准,就责问这位留学生。留学生感到很委屈: “洗5遍与洗7遍不是一样保持盘子的清洁吗?”

老板只是淡淡地说: “洗7遍是标准。这是系统管理的一部分,你不按标准流程做事,请你离开。” 餐馆老板的逻辑是:只要有标准,就要按标准去做。否则,你就是不服从管理,必须开除。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只对工作结果负责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对流程的执行,同样不是合格的员工。 对于那些没有流程的公司,我们仍然能找到执行的标准,这就是制度。制度虽然不是流程,但它和流程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公司的制度,就是用来遵守的;公司的流程,就是用来执行的。流程是一种工作的方法,而制度则是工作的行为约束。当公司不能为我们提供工作方法的时候,我们就要在制度的约束之内去完成工作,而不是连制度也弃之不顾。 3 追求过程的卓越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有可能出错呢?就是当我们不按流程执行的时候。首先,不按流程执行本身就是工作态度的错误;其次,流程设计的目的就是提高效率并减少失误,所以,我们拒绝流程,也就意味着给自己带来犯更多错误的机会。 有的人虽然表面上是在按流程执行,但在内心里却把走流程看做“走形式”,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当我们用“走形式”的态度去执行流程时,就会对工作抱有“差不多就行”的思维。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虽然某些工作环节看似不重要,并且不会对工作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如果我们对每个工作环节都做不到位,其最后得到的工作效果,必然会是不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