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掌控你的人生:生活中的博弈》
举例来说,甲向某股份公司投资了一个亿,是这家股份公司的大股东,乙买了这家公司100手股票,为这家公司的小股东。假定公司运营状况较好赢利较多时,分红是运营状况不好时的几十倍。当然,不管是大股东还是小股东,公司赢利他们都会分得相应的红利,必然都希望公司运营得好,但是利益关切程度却相差甚远。若公司运营得好,甲作为大股东,可分得1千万元的红利,而乙只持有公司的屈屈几张股票,只可以分到1万元的红利。增加1万元收入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这1万元的取得需要乙花费远远超过1万元的代价去密切监督经理们的工作才能实现,那么乙作为经济理性人,就没有多少动力去做这件明摆着就是亏本的生意。而大股东就不一样了,哪怕花费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代价雇人监督经理的工作,对他来说也是值得的:几万元乃至几十万元的监督成本可换来1千万元的红利收入,近百倍的差额可落入囊中,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大股东明确无误地知道小股东不会去花费精力监督经理人员,而会搭其便车,坐享其监督成果,但是大股东选择监督经理的责任、独自承担监督成本却是在小股东占优选择(不去监督经理人员)的前提下必须选择的最优策略。所以,在大小股东是否密切监督经理工作的这局博弈中,大股东因为利益攸关,必然会独自担当起收集信息监督经理的责任,而小股东按兵不动却可以坐享因大股东密切监督经理的工作而带来的收益。

许多人可能并未读过"智猪博弈"的故事,但是却在不自觉地使用着"小猪"的"搭便车"策略。在一些公共事业领域,有些大公司就经常投资于公共设施。例如,美国的重要航道上有许多灯塔,这些灯塔大部分都是由大航运公司出钱建造的,这是因为大航运公司船舶多、航班紧凑,迫切需要设置灯塔,以方便夜间航船的安全运行。而小航运公司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就远没有大航运公司高。建造灯塔的投资对大航运公司来说是十分值得的,其从设置灯塔所获得的效益大大超过了建造灯塔的花费,而小航运公司就可以搭便车受益。一项大家都可享用的公共设施的设置,总是得益最多的一方最乐意力促其成,甚至独担其成本。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很难以公平作为出发点去指责任何人。 二、学会满足,不要贪婪 低价策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市场起着独特的作用。但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是,在某些行业除了管理规范的一些大中型的公司以外,还同时存在着一些运作良好的小公司。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无实力可言又要面临价格竞争,却能顽强地生存下来,这主要与其所选择的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