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掌控你的人生:生活中的博弈》
移位方案三:猪食量不变加移位。不管投食量变不变,只要猪食槽与踏板之间的距离缩短,就意味着去踩踏板的劳动量减少,根据成本-收益分析,得到的食物完全可以弥补去踩踏板的耗费,所以,大猪小猪都会争着去踩踏板。踩踏板的次数越多,吃到的食物就会越多,这一制度的设计将驱动合作机制的形成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对于规则设计者来说,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成本不高,但收获不小。 原版的"智猪博弈"对我们的启发是:竞争中的弱者(好比"智猪博弈"中的小猪)在与强者竞争取胜无望时,可以选择"等待"为最佳策略。但是对于社会(无论政府还是企业)而言,因为"小猪"们并未参与竞争,作为不劳而获的"小猪"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并没有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不是最佳状态。能否完全杜绝"小猪"的这种"搭便车"行为,就要看规则核心指标的设置是否恰到好处了。

拿公司的激励制度设计来说,若奖励员工的力度太大(如工资加倍,外加持股等),成本高不说,员工的积极性也并不一定都能调动起来,竞争意识也不会得到加强。这好比是"智猪博弈"中增量方案所描述的情形。但若奖励力度不大,而且人人有份(包括不劳动的"小猪"),先前十分努力的"大猪"也不会再去做无谓的付出了……这种情况与"智猪博弈"中减量方案所描述的情形如出一辙。 所以说,公司老板采取的最好激励机制应向"智猪博弈"中减量加移位的方案看齐,奖励并非见者有份,而是根据工作业绩恰当地、合理地、有差别地(如业务按比例提成)直接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这样做,公司既节约了成本,又可消除一些懒惰员工的"搭便车"现象,能达到有效的激励效果。因此,对于制定各种游戏规则的"头头们"来说,必须参透"智猪博弈"当中的点点滴滴,深谙核心指标改变的个中道理。 一、为什么大股东挑起监督经理的重任 对现代企业制度(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私人公司等)进行考察,"智猪博弈"最典型的例子是股份有限公司中大股东与小股东的行为差异。 在一个股份有限公司中,只有大股东才拥有决定经理任免的投票权。这是因为在一个股份公司里面,按理说应该是所有股东承担监督经理的职能,但是监督经理的工作是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很多的时间去收集信息,并作出分析的,其"监督成本"是很高的。而大小股东从监督中获得的收益大小又不一样。在监督成本都一样的情况下,大股东从监督中所获得的收益明显要大于小股东。所以,公司的大股东就充当了"智猪博弈"中"大猪"的角色,他们积极地努力地去收集信息监督经理,因而拥有投票权;而小股东则扮演着"小猪"的角色,不会花那么大的精力去监督经理,因而没有投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