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掌控你的人生:生活中的博弈》
三、"小猪躺着大猪跑"能改变吗 在"智猪博弈"中,小猪等待大猪踩踏板的结果是由故事中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规则的核心指标是:猪食槽每次落下的食物数量取决于踏板与落食口之间的距离。如果对这两个核心指标的设置进行改变,猪圈里还会出现上述的"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景象吗?小猪"搭便车"的现象会不会杜绝呢?

先看猪食增减方案: 改变方案一:猪食减量方案。每踩一下踏板,另一端猪食槽上方的落食口落下的猪食仅为原来的一半分量,也就是5个单位的猪食。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小猪去踩踏板,大猪就会在第一时间内将食物吃完;大猪去踩踏板,由于猪食不多,小猪也将会吃掉大部分食物。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做嫁衣,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激励了。 如果改变指标的目的是想让大猪、小猪都去踩踏板,显然,这一激励制度的设计是失败的。 改变方案二:猪食增量方案。每踩一下踏板,落食口落下的猪食为原来的两倍,也就是20个单位的食物。这一改变方案的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谁饿了,谁就会去踩踏板。反正对方不可能一下子把食物吃完。大猪、小猪此时的生活状态就相当于物质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它们的竞争意识不会得到提高。 对于激励制度的设计者来说,虽然两头猪都去踩踏板了,但成本(猪食量)却提高了一倍,而且因为在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就可以得到所需食物的情况下,两头猪都不会有多少动力去增加踩踏板的数量,所以激励作用明显不足。 再看看移位方案,也就是缩短踏板与落食口之间的距离。 移位方案一:减量加移位。每踩一次踏板,落食口落下的猪食仅为原来的一半分量,即5个单位的猪食,同时缩短猪食槽与踏板之间的距离,将猪食槽移到踏板附近。在这种情况下,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无论对小猪还是对大猪,"等待"都是它们的严格劣势策略,只有不停地踩踏板,才有源源不断的食物,并且每次落下的猪食差不多刚好消耗完。 对于改变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一方案是最好的选择。成本低(猪食量减为原来的一半),且收获大(达到了让两头猪都抢着踩踏板的目的)。 移位方案二:增量加移位。一般来说,只要缩短猪食槽与踏板之间的距离,用不着增加猪食投放量,大猪小猪都会去踩踏板。但是,如果适当增量,小猪会长大,大猪会出栏,效益当然就会增长。 这一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要很好地把握成本(猪食)增加的度,适当合理的增量更符合组织与个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