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第二篇 纳什均衡:谁都不能改变策略(10)



系列专题:《掌控你的人生:生活中的博弈》

  接下来我们就来细细地说说明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是怎么回事。

  所谓"国本",就是指太子的人选。立谁做太子,表面上看是皇帝的家事,但对于"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来说,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在古人看来,立谁为太子是个很关键的问题,算得上是国家的根本,因此被称为"国本"。

  根据明朝各代立皇太子的一般原则,应当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即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皇后所生的儿子(即嫡子)自然会是太子,若皇后没有儿子,就应立皇帝的长子为太子。明神宗的皇后王氏没有儿子,所以,理应立他的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是,明神宗宠爱的却是第三子朱常洵,有意立朱常洵为太子。明神宗缘何会有此偏心呢?这还得从朱常洛和朱常洵各自的生母谈起。

  明神宗长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氏原本是慈宁宫侍奉慈圣太后(明神宗生母)的一名普通宫女。有一天,明神宗来到慈宁宫向母亲请安,偶然发现了清秀可人的王氏,于是私下临幸。谁知道这片刻风流后,王氏竟然怀上了龙种。明神宗的生母慈圣太后本就是宫女,因此,并没有为难这个宫女,反倒让明神宗立王氏为恭妃。十月怀胎后,恭妃生下了明神宗的第一个儿子--朱常洛。但明神宗对王宫女的临幸只是一时兴起,并不当真。因此他对王氏、朱常洛都没有什么感情,皇长子朱常洛也一直没有被立为太子。

  再说三子朱常洵的生母--郑氏。万历六年,明神宗皇帝大婚,迎娶皇后王氏,同时选取"九嫔",郑氏就是九嫔之一。这郑妃机智聪敏,是邀宠的好手,故深得明神宗宠爱。平时明神宗一般都在她宫中留宿,妃嫔无一人能及。明神宗对她也是言听计从。万历十四年,郑妃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明神宗立即就册封郑妃为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超过了朱常洛的生母--恭妃。但是,这一晋封却引起了宫廷内外的纷纷议论。

  大学士申时行等人认为皇长子朱常洛已经五岁了,其生母恭妃一直没有加封,而郑妃刚刚生下皇子就被册立为贵妃,担心将来定有废长立幼的事情。于是上疏请册立东宫(东宫指皇太子住的地方,就是说应该立太子了)。但是明神宗在郑贵妃的怂恿下,总想借机立朱常洵为太子。于是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明神宗采取了"拖"的态度,想拖到原配王皇后死为止(因为王皇后死后,明神宗就可扶郑贵妃为皇后,这样朱常洵的"皇三子"身份就变成了"嫡子"身份,名分上超越了朱常洛的"长子"身份,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嫡长子继承制,朱常洵就可名正言顺地被立为太子了)。然而,天不遂人愿,偏偏明神宗王皇后迟迟没死,不仅如此,还对宫女出身的恭妃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十分爱护。

  明神宗在立太子一事上一拖再拖的态度,遭到了正直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因为这件事影射了宫廷嫡庶之争,弄得天下人心混乱。上疏者前赴后继,以至于事情越闹越大,朝野皆知。结果还是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出来干预,问皇帝为何迟迟不立常洛为太子。可能是老太后威风犹在的缘故,也可能明神宗对太后的问题事先没有准备,惊惶之下竟然说了一句关键的错话:"他(指朱常洛)是都人(明朝皇宫内称呼宫人为‘都人‘)之子。"明神宗显然是鬼迷心窍,他忘记了他母亲李太后也是"都人"出身。李太后本是穆宗皇帝的宫女,因生了儿子朱翊钧才被晋封为贵妃,后来朱翊钧即皇帝位,她才成为皇太后的,现在听到儿子说出这种话来,立刻大怒道:"你也是都人之子!"吓得明神宗赶紧叩首请罪。

  迫于李太后的支持,又加上社会舆论的压力,明神宗只好在万历二十九年十月,怏怏不乐地立了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相持了十五年之久的"国本之争"最终以明神宗的妥协而告终。

  "国本之争"使得明神宗与大臣之间产生了巨大隔阂,虽然群臣取得了胜利,但明神宗却憋了一口气,产生了报复心理:既然我不能立自己喜欢的儿子做太子,那我就 "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干脆"罢朝"。不肯上朝,不肯"召对"大臣,导致衙门内严重缺员,候补的官员又得不到提升,以至于终生候补,政府几乎瘫痪,明朝的灭亡之势由此形成。难怪乎后人有评论说"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神宗之怠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9116.html

更多阅读

第26节:第二篇 纳什均衡:谁都不能改变策略(10)

系列专题:《掌控你的人生:生活中的博弈》  接下来我们就来细细地说说明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是怎么回事。  所谓"国本",就是指太子的人选。立谁做太子,表面上看是皇帝的家事,但对于"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来说,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在古人

第25节:第二篇 纳什均衡:谁都不能改变策略(9)

系列专题:《掌控你的人生:生活中的博弈》  二、一碗水没有端平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高高在上的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和代表。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始皇帝开始,至公元1912年清朝最后一位皇

第24节:第二篇 纳什均衡:谁都不能改变策略(8)

系列专题:《掌控你的人生:生活中的博弈》  1.   顽猴博弈  实验人员把一群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主人每天都要打开笼子抓一只猴子,然后当着其他猴子的面把这只猴子杀掉。条件反射使这群猴子达到一个共识:不要被主人抓走,因为抓走就

第23节:第二篇 纳什均衡:谁都不能改变策略(7)

系列专题:《掌控你的人生:生活中的博弈》  若警察在A区巡逻,而小偷去B区偷盗,此时,警察的得益为2(保住A区建设银行2万元财产),小偷的得益为1(成功偷盗B区首饰店1万元财产),记作(2,1)。  若警察在B区巡逻,而小偷去A区偷盗,此时,警察的得益为1(保住B

声明:《第26节:第二篇 纳什均衡:谁都不能改变策略(10)》为网友丿心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