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协作迫在眉睫(1)

 第6节:协作迫在眉睫(1)


系列专题:《突破传统的新思维:在平的世界中竞争》

  第1章

  协作迫在眉睫

  20

  世纪70年代,The Limited公司开始和利丰合作生产服装,为缩短供应链的周期,公司主席兼CEO莱斯·韦克斯纳(Les Wexner)将每一笔订单的完成时间限制为30天,无论是订5 000件货还是200 000件货,都要严格遵守30天的期限,这也正是威斯纳积极探索的"快速响应生产"的做法。为了能如期完成订单,利丰的常规做法是预先挑选多家工厂,并让它们在The Limited公司决定最终的订单数量之前就做好准备,这样,利丰就有足够的生产缓冲能力,以便快速响应。如果订单数量较大,利丰会让多家工厂同时生产。为了使产成品看起来像同一家工厂生产的,利丰必须控制所有工厂的原材料、裁剪和样式等。

  但是当这些衣服抵达The Limited公司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分销中心时,每个货箱中装的都是单一尺码、颜色和样式的衬衫或其他产品,因此,在货物到达后,先要将衬衫从货箱中取出,按尺码分类摆放在货架上,然后,仓库员工按每个门店的要求从货架上进行挑选,贴上价格标签,再将衬衫放入新的货箱,进行分类包装。以往这一过程有时要费时两周,并按美国标准支付工资,而世界另一端的制造商们却为了能在30天内交货而分秒必争,并且需要花同样长的时间才能将衬衫通过海运运到美国,还要在分销中心等15天才能送达门店和消费者手中。

  于是,The Limited公司和利丰共同研究,改变了原有的分销链。首先,它们频繁地使用空运;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它们不再使用分销中心为各个门店挑选、包装产品,而是安排在亚洲的工厂进行分类包装。当不同尺码和颜色的衬衫下线后,按典型类别装箱,并压上条形码(后来货箱上使用了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电子标签)。The Limited公司提供了在美国的零售价格标签,工厂的工人们在衬衫离开工厂送达美国的分销中心之前,就将这些标签贴在衬衫上。

  这就意味着不再需要在分销中心花两周的时间挑货、贴标签,货箱只须从一个门搬进来又搬出去,再从另一个门搬到小货车上直接开往各个门店,就实现了直接转运。货箱直接从工厂运抵各个门店,货物直接被摆上货架。整个过程省掉了几周时间,对于本来对时间就很敏感的时装界来说,意义重大。由于使用了条形码,因此完全可以由系统调整空运数量。如果碰巧新英格兰特别冷,而得克萨斯又特别热,运往美国南方的短袖衬衫就会增多,而运往北方的则会减少。分类包装和在生产工厂贴价格标签所产生的成本在亚洲远比在美国的分销中心更便宜,这是因为亚洲的工人工资更低、生产流程更简化。

  利丰集团最初提出在生产工厂贴价格标签时,颇让买方The Limited公司担心,怎么可以把零售价告诉供应商呢?(因为零售价要比生产成本高得多。) 如果这样做,交易不是会变得更难、供应商的要求不是会更多吗?结果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厂商之间竞标保证了低廉的价格,况且,供应商非常清楚零售价,因为这类信息很容易获得。

  担心价格信息泄露反映了供应链中各方相互之间固有的敌对看法。供应链中的每个个体都想要控制其他成员。供应链中的所有成员都在相互竞争,想要了解谁能从供应链中获取最大利益。买主在价格上压榨供应商,供应商又削减成本以增加利润,这是为一块有限的蛋糕而进行的战斗。

  韦克斯纳意识到他不是在和自己的供应商竞争,而是在和其他零售商及其网络竞争。

  The Limited公司的韦克斯纳是个天才,他预见到了更加美好的前景,提供给利丰价格标签的做法创造了一个新的契机,使得各方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运营效率更高。韦克斯纳意识到他并不是在和自己的供应商竞争,而是在和其他零售商及其网络竞争。要优化供应链就需要信任,这在传统的供应链思维中是不存在的,传统的思维总是认为每个环节的供需双方都是孤立的、对抗的。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衬衫被打包装进货箱,然后运到俄亥俄州再打开货箱取出。新的思维方式促使供应链的所有成员共同协作优化整个供应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9255.html

更多阅读

第16节:协作迫在眉睫(11)

系列专题:《突破传统的新思维:在平的世界中竞争》  协作还是被协作  协作不是一种选择,协作迫在眉睫。要想和谙熟网络协作的合作伙伴继续竞争,公司就要有协作能力。进入全球市场就必须与当地的伙伴合作,并通过复杂的网络与不同的文

第15节:协作迫在眉睫(10)

系列专题:《突破传统的新思维:在平的世界中竞争》  平的世界中另一个阻碍是连环的系统风险,从货币风险到政治风险。这些风险需要评估和管理,它们可以重塑世界商业市场,在世界贸易地形图上增加障碍。自然灾害、货币风险、政治的不稳定

第14节:协作迫在眉睫(9)

系列专题:《突破传统的新思维:在平的世界中竞争》  网络协调员的这三种角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网络越分散,就越需要授权而不是直接控制。给供应商和客户越多的授权,经理人就需要在网络上关注更多的信息而非只专注于自己的公司。企

第13节:协作迫在眉睫(8)

系列专题:《突破传统的新思维:在平的世界中竞争》  网络协作的三种角色  彼得·德鲁克在通用汽车公司进行管理研究时发现,分散式工厂和他所在的工厂截然不同。固定式工厂需要的管理模式和流动的全球性网络组织需要的管理模式完全

第12节:协作迫在眉睫(7)

系列专题:《突破传统的新思维:在平的世界中竞争》  协作产生无限机会  尽管本书的重点是生产网络,我们对此拥有丰富的经验,但是网络协作的原则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行业和活动中,包括研发和服务。正如前文中探讨的,当波音公司为制造

声明:《第6节:协作迫在眉睫(1)》为网友手段比心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