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站台等公交车,通过电子站牌就知道等的公交车还有几站到达……”这样的电子站牌已经在西安的部分车站开始使用了,这仅仅是“智能公交”的一种功能。这个系统还将进一步完善为:在家里可以用手机查询公交所处位置,算好时间就可以直接出门上车。
![推进门禁系统建设 智能系统推进“公交都市”建设](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483091750466.jpeg)
而这也只是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服务系统的一个很小的方面。西安在公交都市的创建中,大力发展科技推进公交系统建设,在今年将计划投资5000万元,用以建设集智能调度、数据采集、行业监管和公众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服务系统。 公交都市开局良好 随着公交都市的创建,西安迎来了地铁的网络化时代,1号、2号线总里程达45公里,到2018年,六条轨道交通线将全部建成,届时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近200公里。据了解,西安市目前拥有公交车7695辆,公交线路243条,线网长度1280公里,线路总长5766公里,年公交客运量17.52亿人次,常规公交出行分担率45%,公交运行效率提高10%,乘客满意度达到81%。 2012年10月,西安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公交都市示范创建城市,城市公交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一年来,西安市以缓解城市道路拥堵和治理城市污染为抓手,着力构建“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慢行交通为补充”的一体化城市综合客运体系,人民群众出行越来越更便捷,乘车更舒适,换乘更方便。 陕西省和西安市共同出资合作共建的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也已全面开工建设,这条总投资133亿元,123公里的六车道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可以疏导西安市东、北、西三个方向的车辆,有效减少城市交通压力。 从2012年起,西安每年新增公交车350辆以上。2012年,西安投入1350辆公共自行车,建成51个服务点。今后三年,还计划投资2.5亿元,投入5万辆公共自行车,建成2000个服务网点,实现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 “无缝对接”,重点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此外,近几年西安还大力推广节能型、环保型公交车辆,目前,西安市电动、天然气清洁能源公交车已占到全市的97%。 智能系统辅助推进 在完善设施,优化结构,全面提升城市公交服务品质的同时,西安市以科技为引领,持续投入,大力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今年西安市“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被列为交通部首批十个示范工程之一,计划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集智能调度、数据采集、行业监管和公众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服务系统。 在2013年—2017年,西安将在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全面推广智能调度等服务系统,在全市8000余辆大型公交车安装智能调度、视频监控、GPS终端,建成全市公交智能调度中心整合运营性数据,建立公交智能运营管理平台。 同时提出建立公共交通信息服务平台,采用互联网、热线、手机、电子站牌、车载移动媒体、信息自动查询机等方式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每年安装100—200块电子站牌,灵活便捷地为市民公众服务,实现来车信息实时预报覆盖率30%。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服务系统的建设,对增强城市公交行业管理、决策和应急能力,提升运输效能,增强公交吸引力与出行分担率,缓解城市拥堵、促进节能减排,提升公众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设计阶段,正在积极稳步推进中,预计明年上半年全面建成。 此外,西安还大力推广节能型、环保型公交车辆,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目前,西安市电动、天然气清洁能源公交车已占到全市的97%。 一场打造西安国家交通运输枢纽的惠民、利民、为民举措,正在通过公交都市创建一步一步实现。而一个公交优先、方便出行、低碳环保的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也在通过公交都市创建再现“大水、大绿、蓝天”古都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