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谬误2为何怀才不遇的总是我(2)



系列专题:《二十几岁必须看透的50个人生谬误》

  客观地来说,那种甘于在牢骚中消沉且自灭的愚蠢者实在不配归入“怀才者”之列。

  千里马是自己跑出来的

  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以往。对某些人来说,这也许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年代,同样对于另外一些人,却是一个良木择枝的年代,是一个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证明自己的年代。

  片山恭一是现代日本的当红作家,在讲述他从“冷”到“热”的艰难路程时,他这样说道:“为了作品能在杂志上发表,我拼命地、不断地投稿,光给《文学界》至少就投过10篇稿子,但没有一篇发表,甚至稿件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回音,甚至连一句‘来稿收到’这样的答复都没有……但我却从来没有发出过‘这个世界多么冷酷无情啊’之类的感叹,而是为了能够发表去竭尽己能、拼命努力。” 片山恭一不故作“千里马”等待“伯乐”的发现,而是靠自己的努力,终于从一匹“平凡的马”跑进了“千里马”的行列,从出版第一个单行本到获得“新人奖”中间整整相隔了9年的时间,这9年间,他在自我扬鞭,踊跃奋蹄。

 第14节:谬误2为何怀才不遇的总是我(2)
  时下有很多人抱怨找不到好工作,觉得是社会体制的问题,觉得是缺乏伯乐的原因,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到底算不算千里马呢?你不是千里马,有伯乐在也不会看上你啊。就算你真的是千里马,酒香还怕巷子深呢,你不自己出去溜几圈,施展自己的能力,就算有伯乐也不一定马上就能发现你。

  无数事例证明,“人才”不能只依赖社会坐等机会的到来,而是要在了解、适应社会的基础上主动寻找或搭建舞台来展示自身的存在,体现自身的价值。逐步由低到高、由小到大,分阶段地成就自己的事业。每一个“怀才”者都不能幻想一开始就可尽显风流、叱咤风云。要知道圣哲贤明如文王、孔孟,才华横溢者如屈原、贾谊,严谨博学如韩非、司马迁等均有自己的无奈而屡遭挫折与磨难。因此,今天的人们只有脚踏实地用自己的才能回报社会、造福社会,方不致令自己所怀之才沦入“不遇”之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0070.html

更多阅读

第14节: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大手‘(1)

系列专题:《日常生活中的迷局:经济学的诡计》  再后来,随着人们消费理念和方式的改变,刷卡消费成为消费新时尚。其实,小小的信用卡也是一种货币,它们的名称是电子货币,它有多种存在形式:比如各种储值卡、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等等

第14节:主动精神是工作的最好导师(2)

系列专题:《高效执行力的精神源泉:自动自发》  拖延的习惯最能损害及减低人的做事能力,阻碍人的潜能发挥。你应该极力避免拖延的习惯,应该将"拖延"当作最可怕的敌人。因为它要窃取你的时间、能力、机会、品格与自由,从而使你成为它的"

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 第14节:第一章 面对残酷的现实(12)

系列专题:《入职十年内应该想明白的事:职场达人志》  刘邦与项羽在鸿沟僵持那阵儿,项羽派武涉前往齐地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韩信谢绝说:“我事奉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

第43节:谬误9生理上的缺憾,让我自惭形秽(1)

系列专题:《二十几岁必须看透的50个人生谬误》  谬误9生理上的缺憾,让我自惭形秽  你是否曾为自己比别人矮而遗憾?你是否为自己平凡的长相而自卑过?你是否为自己缺乏健美的身材而气愤不已?你是否还在为不是双眼皮而叹惜?其实生活中没

第31节:谬误6不听话的坏小子,难成大器(1)

系列专题:《二十几岁必须看透的50个人生谬误》  谬误6不听话的坏小子,难成大器  有一位知名的教师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最怕学校里的两类孩子,第一类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因为他们长大后可能回学校来当校长;还有一类是学习成绩

声明:《第14节:谬误2为何怀才不遇的总是我(2)》为网友用歌声诠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