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接触:感动人也被感动(3)

 第20节:接触:感动人也被感动(3)


系列专题:《让事情变容易的成功宝典:仁慈的吸引力》

  最近,我见到了已有两年不见的一个报贩。有一阵子,我天天向他买报纸。后来我离开那个城市整整两年。再次归来,我又去买他的报纸,而我们一句话也没说。他跟我一样,是个非常内敛的人。我只注意到,他脸上露出似有若无的笑容。一个眼神就足以说明:对,我离开两年,现在回来了。我们都认得彼此,只是不知该说什么好。这样也不错。

  如果是别人,或许会把这种情况化为增进情谊的机会,谈谈健康、孩子、天气。我们却是谨守最低的分际。不过请别误会,内向本身并不能阻挡我们和别人的接触。内向的人可能要花较多的时间才能打开心扉与人沟通,可是那样的接触更为深刻,也更持久。话说回来,外向的人在这方面确实占上风,因为他们在很多情况下轻易就能把握接触的机会。无可否认,他们的机会比内向的人来得多。

  而无论内向外向,敞开心扉的接触能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丰盈,远景也更可观。存着这样的心态,我们会把他人视为开往新世界的窗口,一个能让我们成长的途径。我们成长的途径不一而足,例如发挥创造力、或是冥思静坐、打开眼睛接纳世界的美善、锻炼身体、虔诚祈祷等等。对于具备接触天赋的人,人际关系是成长的重要工具。和他人邂逅是洞见和改变发生的场域,是通往圆满人生的康庄大道。

  想想看,遇见别人对我们有些什么样的影响。和某些人见面,我们会觉得乌云罩顶,要不就是无聊乏味,事后只觉得疲累,心情也差。有些人则让我们精神振奋,像充电一般,新点子源源而出。具有接触天赋的人能够加速人我之间的化学反应。他们就是有本事开灵启性,即使对方是最不起眼、最庸俗平凡的人。

  这是个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实验:先从一个寻常的情境开始,例如搭出租车、到报亭买报纸、坐火车的时候。试着跟出租车司机聊两句、直视店员的眼睛、找个陌生人攀谈。对某些人来说,这么做自然不过,有些人则需要刻意培养情绪。全神贯注于这次短暂的接触,并且设想对方也是如此。你会发现世界顿然有了改变:屏障消失,能量开始交流。这虽然谈不上是两个灵魂的遇合,但定然是两人之间生命力的交换。

  从这个简单动作里,说不定我们能看清自己内心的蒙障:打从孩提时代就习焉不察的禁忌。不知为什么,我们老被教导不该跟陌生人说话。这些久远、深刻的禁忌,有时候会造成伤害。例如,有个研究发现,有些父母老是给孩子灌输对陌生人要戒慎恐惧的想法,这样的小孩到了青少年时期,同辈关系往往出现障碍。

  接触别人的时候,我们常会利用若干令自己安心的道具,例如一身称头的衣着打扮、令人肃然起敬的专业头衔、跟某个重要人物攀亲带故、手上拿着最新款式的手机。这些辅助器材令我们安心,而虽然表面上似乎有助于建立情谊,其实有损无益。因为它们让我们分心,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使用那些道具呢?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害怕。想想看,你走进一个派对或会议,房间里一个人也不认识,也没人为你介绍。与他人接触的时候,我们有如赤身露体。我们靠的是自己,不是靠拥有的东西。我们裸露在外,手无寸铁,只能靠自己的本事。我们有如被置于临界线,非死即生(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无论多么令人不快,其实有助于接触)。因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我们或多或少觉得胆怯。与人接触,有时候想到就令人胆寒。所以,我们拿角色、面具等道具来保护自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0124.html

更多阅读

第20节:低碳革命开始了(20)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我们目前正处于第29天。400年前世界人口是5亿,1970年增长到36亿,今天联合国的数据是67.7亿,这近70亿人的消费欲望已经远非以前清心寡欲的时代可以想象,而他们的消耗能力借助强大的信贷工具

第20节:观察八:言辞(2)

系列专题:《生活中怎样学会成熟:成熟法则》  3.权威主义者喜欢别人的"光环效应"  第二条中所说的借用语,并不纯粹是他人说话,还有各种表现方法。我们总认为人经常都是以自己的话在说在写,其实在无意识之中,很多人都习惯把他人所说的

胜负彩16196 第20节:第1章 π型人的胜出之道(16)

系列专题:《做左右逢源的职场达人:π型人》  π型人的竞争力  波特教授提到,有三个策略可强化竞争力:成本竞争策略、差异化策略、集中化策略,而π型人恰好可满足这三个策略。  ?成本竞争策略——π型人具备两项专长,熟

第20节:2012热门话题的由来(7)

系列专题:《拯救你心灵的方舟地图:2012心灵重生》  然而这几年使2012话题被炒热起来的,主要还是跟科学研究有关。  第五节 科学与2012  (1)太阳磁暴  2008年1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表了一篇报告,发现地球磁场破了一个大洞,范围

第20节:十六岁:我就是CEO(18)

系列专题:《80后白手起家的故事:25岁我赚了3个亿》  "但你从哪里获得这些广告?"母亲问。  "从广告主那里啊,"我说:"或者从有好几个广告主账户的广告代理商那里。这就是我整天在做的事情。我每天都在给完全不认识的人打电话,说服他们

声明:《第20节:接触:感动人也被感动(3)》为网友泪无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