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生存谋略:历史中的阴谋阳谋》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无论是从精力、能力还是财力等方面来讲都是这样的。因此生活当中,要有效地利用外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极尽所能,为己所用。

安史之乱期间,天下乱象迭生,皇帝唐肃宗为此十分忧虑。有一天,唐肃宗问宰相李泌:“乱军何时得以平叛?天下苍生何日得以安宁?”李泌回答说:“臣看叛军抢获的金帛子女都运往范阳,并无雄踞四海的志向,不过是一帮匪徒。另外,很多人是受到胁迫才不得以跟随叛军,他们对叛军充满仇恨。因此,不过两年天下就平定了。”肃宗还是有些担忧。李泌说:“叛军骁勇之将不过史思明、因乾真、安守忠、张忠志、阿史那承庆等数人而已。现在如果命令李光弼从太原出井陉,郭子仪从冯翊入河东,那么史思明、张忠志就不敢远离范阳、常山,张守忠、因乾真就不敢远离长安。这是用两军拖住敌人的四将,跟随安禄山的就只有阿史那承庆。请诏敕郭子仪勿要攻取华阳,使两京(西安和洛阳)之路畅通。陛下驻军于扶风,和郭子仪、李光弼互相轮流出击,敌人救其头就击其尾,救其尾则击其头,让敌人往来数千里,疲于奔命。而我军以逸待劳,避其锋芒,趁其疲惫加以攻击。来年再命令建宁任范阳节度大使,沿着边塞出征,与李光弼形成南北犄角之势,用来攻取范阳,直捣叛军巢穴,使敌人无处可逃,然后大军四面合围而攻之,敌人一定会被擒获的。”肃宗采纳了李泌的建议。后来,形势发展果如李泌所言,最后叛军瓦解,天下重归安定。 唐肃宗时期的宰相李泌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而且堪称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他把“安史”叛军的内部情况和发展走势看得一清二楚,并且利用叛军内部的具体情况巧妙合理地安排部署用兵策略,从而相对轻松地瓦解了叛军。 要记住,敌人也是可以利用的。抓东西不要抓刀刃,刀刃容易伤害自己;抓着刀柄则可以用刀来防身。竞赛也是同样的道理。明智之人在敌人身上发现的长处,比愚笨之人在朋友身上发现的长处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