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下一波财富狂潮:财富革命》
很多人认为在那个时期凯恩斯的影响有言过其实之嫌。人们认为30年代和40年代许多政府项目都与他的建议有很大关系,但那只是政府积极介入经济活动罢了。凯恩斯的《通论》只是用来事后证实行为的正确。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的新政要比凯恩斯的《通论》出版早几年。 20世纪,尤其是过去的20年间,上层的消费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赚钱愈多,消费愈多;消费愈多,拥有愈多;拥有愈多,欲望更多;欲望更多,就更加愿意卖力地工作。 如果今天社会上真有一群丧失工作动力的人口,那就是一群我们无法伸出援手帮助其购买第一部车或第一栋房子的穷人,一旦首次购买之后,将带动永无满足的消费需求,形成永无止境的消费循环过程。 我们生活的时代,先进的科技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美国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先进科技不断创造本身的需求——新的产品和服务不久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基本的生活需求。 电动洗衣机大约发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此之前,很少美国人会在意一件衣服穿多久才洗一次,对衣服材质的要求是耐脏。例如,衬衫的领子和袖子是可以分开的,因为这是最容易弄脏的部分。洗衣机普及后,美国人每天都可穿干净的衬衫,分离式衣领和衣袖从此在人们生活中消失。 亨利?福特(Henry Ford)率先以规模生产的方式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时,许多人都不看好汽车市场。因为当时的路面大多颠簸不平,也没有加油站,而且大多数人生活在只要步行就可到达上班地点的地方。但随着汽车销量不断增加,需求也随之上升,搬到郊区的人们需要汽车去市里上班,加油站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不久,汽车已经成为工作、购买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的必要工具。
![第20节:第二章 婴儿潮一代:理解和控制保健需求市场(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73914280258.jpeg)
电话被应用到商业用途之前,许多商人的沟通方式是先口述交代秘书,再由秘书打成文字传递给对方。许多人认为使用电话根本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谁会希望先向秘书口述内容,再打成文字,再由秘书通过电话把信息念给对方的秘书听,然后对方的秘书再把接听的内容转换成文字交给对方。当然,电话不久就改变了商人的沟通方式:不必通过秘书写纸条,双方直接在电话上交谈。就像20世纪70年代的传真机和90年代的电子邮件一样,电话不久就成为商场上的必要工具。 我们可以从电话一开始被商业人士拒绝使用的故事中学到重要的一课。绝大多数人只知道利用计算机和其他新发明取代现有落后过时的做事方法,而不会利用手上最新的工具进行工作改造。许多投身于保健产业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家势必会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