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纸币经济为何造成天下大乱:出轨的纸币》
按照凯恩斯理论,纸币具有主动的攻击性。增加货币数量不会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却能带来更多的就业,因此利多弊少。增量货币是就业的发动机。也就是说,可以用印票子来制造新的就业机会。 "第三方利益"最大化的调控实现 马克思强调供求之"供"--自给自足的计划经济,否定市场的作用。凯恩斯则强调供求之"求"--限制市场的作用,强调发挥政府的作用,主要用增量货币和公共工程刺激有效需求,从而增加就业,而就业的增加会带动经济再次进入良性循环。 凯恩斯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在不干预情况下,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带来的高利率,使得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进而产生大量的失业,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解决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开支,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换句话说,政府调控是实现第三方利益从而也是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关键。 货币财富的"四分法" 凯恩斯的财富也分作四部分:工资、利润、地租和税收。不过,凯恩斯的财富分类和分配理论在内容上与斯密极其相似,对各种来源的内部关系其实不是很清楚,特别是都没有认识到地租的"不劳而获"。这是西方经济学的世代通病。 4?凯恩斯与弗里德曼 《通论》的出版,在西方引起了巨大反响,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的理论被西方经济学当作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同义词。一些经济学家把《通论》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上的"凯恩斯革命",并把它与斯密的《国富论》及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列为经济学说史三部同样伟大的著作。更重要的是,美国等纷纷采用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并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凯恩斯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开创了一个"凯恩斯时代"。 凯恩斯的真正贡献是:看到了纸币时代政府发行增量纸币的权力和调控作用,建立了最初的"纸币经济学",事实上已经明确建立了"增量纸币"和"宏观调控"的"二位一体"。20世纪70年代后,弗里德曼高举"货币主义"大旗,极力反对凯恩斯主张的政府调控,极力主张新市场自由主义,试图建立"增量纸币"和"自由市场"的新的"二位一体"。这一理论大大迎合了美英政府"多印票子少负责任"的口味,使弗里德曼迅速成为西方世界新的"经济学国师"。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以弗里德曼思想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几乎把凯恩斯主义彻底埋葬。 经济学需要新的灯塔,而且不能再是"鬼火"之灯。
![英国大学金融经济学 第3节:引言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学(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80239325977.jpeg)
实践证明,"增量纸币"和"自由市场"的新的"二位一体"是一次"乱配"。弗里德曼的纸币放任主义基本否定政府的调控,大量的美元纸币如出笼的"纸老虎",一批又一批地涌向了土地等资源领域,和其他国家的纸币结合,在全球造成了史无前例的"泡沫铁三角"--"美国土地+原油+金属",造成了一段充满泡沫的"虚假繁荣",终于引爆了此次大危机。大危机又将弗里德曼埋葬了。经济学需要新的灯塔,而且不能再是"鬼火"之灯。 5?还需记住一些人 上述五位经济学家,特别是三位大师,是所有经济学工作者和爱好者必须记住的人物。然而,还需记住一些人。 经济学一开始是个哲学问题。西方最早研究经济学的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色诺芬。他的著作《经济论》以对话的形式转述了苏格拉底的许多经济思想。《经济论》是论述奴隶主家庭经济的著作,其副标题是"财富管理的讨论",成为古希腊关于经济学的代表作。《经济论》的主要思想包括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认识财富,维护自然经济,高度重视农业等。大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分析了分工、等级、公有财产等概念;另一位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次认识到货物有两种用途,一种是本身固有的,一种是交换产生的,这一最初的"价值二分法"思想是斯密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理论源头,也是科学理解整个经济学史的一把钥匙。 配第是现代经济学的最早开拓者。马克思称其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和"最有天才和最有创造的经济研究家"。代表作《赋税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政府怎样征收和使用赋税,才能促进财富生产,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配第的首要贡献是从生产过程来考察经济发展过程,把劳动看作财富的源泉,其名言:"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因为他的价值理论和地租理论都是初步的、模糊的,因此矛盾的两个方面分别深深影响了后期形成的重商主义者和重农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