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成功宝典:励志大师不告诉你的秘密》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如果在集体吹竽的时候,南郭先生能够努力地练习自己的吹竽技术,而不是每次都只是摆摆架势,跟着别人装样子,等到齐湣王单独听人吹竽的时候,南郭先生或许能够训练出过硬的吹竽技术,也就不怕了。 可惜南郭先生始终只是在表面做文章,装作自己的技术多么好,表情多么丰富,虽然瞒得了一时,却瞒不了一世,最后只能逃走。名望从来都不是自己去争的,而 是别人给的 一个人的名望,从来都是和自己的品行有关,你的名望,只能来自于别人,而不是自己去争。孔子也说,君子不争。这不是说我们不应该竞争,而是说,我们应当淡泊名利,不能过于热衷于那些名望,只有当自己得到了大众的承认,名望自然会随之而来。

什么是名望?名望就是一个人得到别人承认的程度。别人越承认你的人格,越承认你的贡献,你的名望就越大。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没有人希望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默默无闻,虚度此生。但是,名望从来都不是自己去争的,而是别人给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写这首诗的人叫做王昌龄,是唐朝人。唐朝人才辈出,王昌龄的时代也有很多有名望的人,也有将军,也有大官。可是王昌龄为什么不提他们?而非要提丧生在关外的“长征人”,非要提“龙城飞将”李广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