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思维方式大变革:三天读懂博弈学》
这一着大出李莫愁意料之外,一时不明他的用意,顺手将婴儿接过。杨过叫道:"师伯,快抱了孩子逃走,让我挡住贼秃!"奋力刺出两剑,教法王欺不近身来。李莫愁心道:"原来他想我总还顾念师门之谊,不致伤了孩子,危急中递了给我,那真是再妙不过。"她哪想到这是杨过嫁祸的恶计,刚提步要走,法王回过手臂,银轮砸出,竟是舍却杨过,击向她后心。这一招来得好快,她身形甫动,银轮已如影随形的击到。李莫愁无奈,只得回过拂尘挡架。 杨过见计已售,登时松了一口气,他顾念婴儿,却不肯如李莫愁般袖手旁观,以待二人斗个两败俱伤,才出来收渔人之利,呼吸稍一调匀,立即提剑攻向法王。(《神雕侠侣》第二十二回》) 金庸先生的这段描写对于我们每个人处于劣势时转换思维方式都是很有启发的。创造一种使对方陷入与你一样无法全身而退的困境,那么即使他本可以夺走你所有的优势,此时他也只能被迫与你合作,做出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你的决策。李莫愁本来想看着杨过与金轮法王"鹬蚌相争",她好来个"渔翁得利",杨过已处于绝对的劣势。可是聪明绝顶的杨过却把郭襄给了李莫愁,使得金轮法王将攻击的目标也转向了李莫愁。此时李莫愁面临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把郭襄交给金轮法王,但她想要以郭襄交换《玉女心经》的打算也就落了空; 第二种情形是李莫愁把郭襄再还给杨过,还是看着杨过与金轮法王拼杀,但她又舍不得轻易到手的郭襄; 第三种情形是李莫愁得到郭襄,杨过与金轮法王都不来抢,任她把郭襄抱走--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第21节:囚徒困境:傻作精时精亦傻,输为赢处赢还输(1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8414609622.jpeg)
第四种情形是与杨过协力打退金轮法王,至少比起与金轮法王争夺郭襄,与杨过争夺的胜算要大一些。 我们可以看到,只有第四种情形才是对李莫愁最有利的,所以李莫愁不得不选择与杨过合作的策略。而杨过正是因为看穿了这一点,巧妙地转换了自己的劣势处境,并对把自身的困境与李莫愁的困境"绑"在了一起,迫使李莫愁做出了帮助自己解围的理性选择。 与上述情形类似的是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斩杀匈奴使者的故事。班超受命率领使节团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到了鄯善国,起初几天鄯善王对班超一行还很友好,可是过了几天态度突然冷淡,班超得知原来是因为匈奴的使者也到了鄯善,而鄯善一直惧怕匈奴。这时的局势对于班超很不利,很有可能鄯善王会把他们抓起来献给匈奴使者。班超当即作出决断,冒险率人乘夜杀了匈奴使者,然后拿着匈奴使者的头去见鄯善王,说:"匈奴使者已经被我杀了,匈奴一定会怪罪你。从今以后,只要你一心一意跟着汉朝抵抗匈奴,匈奴自然不敢来侵犯你们。"鄯善王见此情形,也只得与汉朝合作、与匈奴决裂了。在这个故事里,班超也是巧妙布局,把鄯善王陷入了一种没有其他退路的困境之中,从而只能选择与汉朝合作,与匈奴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