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调整你的理财思路:守卫财富》
私企业主:创富理财两手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营企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私营企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他们的理财方式和观念也受到了银行、保险、基金等许多金融机构的关注。对于他们的理财方式,我们通过几个例子进行初步了解。 张先生2008年40岁了,早在5年前,张先生就在北京开了一家饺子馆。多年的苦心经营,饺子馆的生意也风生水起。一年前,张先生的饺子馆扩大了很多,搬到了一个二层楼里。每月扣除员工的工资及各项开支,还会有近两万元的结余。 那张先生是怎么处理这两万元的呢?张先生把它们都存在银行里。截止到目前,张先生仍然坚持这种单一的理财方式。张先生对此解释说,他其实也很希望能有多样化的理财方式,但是由于自己在理财方面知识很匮乏,又由于平时忙于饺子馆的生意,无暇顾及这些钱财,于是只能选择这种最传统、最保险的理财方式。 何先生与张先生有所不同,他是一位身价700万元的采石场老板,两个孩子都在读大学。何先生不到二十岁就开始外出打工,打过石头,搞过运输,身体还算健康,不吸烟不喝酒,塌实肯干。何先生700万元的资产中有近400万元是别人欠下的未收款,还有一大部分是矿场的固定资产,何先生有大约50万的存款,另外,还有200万元的欠债。 何先生很注重保险保障,几年前就已经给两个孩子都买了教育金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并且给自己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和意外保险,每年为保险的支出就有几万元。 不久前,何先生意外身亡,保险公司按合约给予了他家共计200万元的理赔金。 还有一位李女士,她是经贸英语专业的资优生,几年前毕业后,她没有选择到政府机关或国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没有到外企打工,而是四处借款自己创办了一家私营企业。如今的她已经是一个每年有数百万元人民币入账、手下有几十名员工的私企业主了。李女士除了每年都会把赢利的部分用来扩大业务,还选择了多种理财方式。她除了有10万元左右的存款、每年两万多元的保险投入之外,她还购买了20万元的国债。除了这些安全性比较强的理财产品之外,李女士还购买了总价值100万元左右的开放式基金,这些基金产品中,60万元左右属于股票性基金,20万元左右属于债券型基金,剩下的主要是平衡型基金。不过由于自己平时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关注股市行情,所以她没有投资股票市场。
![第38节:对号入座,领取你的理财宝典(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84480934260.jpeg)
王先生是一家IT公司的老板,由于经营业绩比较好,个人收入相当可观。年近40岁的他坚持公司方面全部由自己做主,但家庭理财全部交由太太负责。而王太太则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投注在家庭理财方面。不但每月都有一份收支明细,还把计划外的余钱分出一部分存到银行,一部分买国债,一部分炒股,还有一部分和朋友做一些低成本的小生意。除此之外,还把投资房产作为一种重要理财方式,除了自己的住房外,还购置了两套交通方便、配套设施完善的房产,装修后出租出去,每月都有万元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