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忘掉学历,从零开始(1)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找到好工作:大学毕业从零开始》

  第一章忘掉学历,从零开始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难题。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全世界失业大军中的一半是青年,其中,大学毕业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比例逐年攀升,据粗略统计,仅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有 611万人。大学生,这个曾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团体,早已失去昔日辉煌的身价。而作为大学生身份证明的一纸文凭,也逐渐失去它的价值。 大学文凭,曾是大学生能力的象征,曾是用人企业评价区分人才的一把标尺,文凭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就业者的工作类型和待遇级别。这种人才选拔系统曾被人事经理广泛运用,作为对各部门各级别工作人员的分类的标准。 而以学历作为硬性指标,也成为公司制定人才政策的依据。 如今,这把标尺悄然发生了变化,以世界五百强企业为首的大公司纷纷出台新的人才选拔机制,这种机制的核心,就是重视应聘者的能力,而不是学历。这种改革,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21世纪人才倍增,仅以学历为选拔依据,模式太过单一,无法甄选最合适的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的推进,大学教育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大学生不再是行业稀缺人才,大学毕业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用人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必拘泥于过去的学历选拔模式。 特别是大公司的高端职位,僧多粥少,经常出现几十或几百人竞聘一个职位的情况。事易时移,用人单位必须制定一套新的人才选拔机制来适应当前需求,以便更好地招揽人才。学历与能力结合的人才选拔模式,成为各大公司的一时之选。不但注重应聘者的学历背景,还要全方位考察应聘者的品德、智商、情商、协调能力、工作热情、心理素质等。随着招聘机制改革的深入,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以务实的态度考察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学历不再是他们的考察重点。

  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下滑,是造成大学学历贬值的根本原因。

  高校扩招,导致部分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逐年增加的学生要求,教学质量有所下降。本该去高职院校学习一技之长的高中生被扩招至大学校园,学的是笼统的专业知识,没有配套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仍要从头学起,这个事实令用人单位舍学历用能力,宁可聘用有能力的高职毕业生。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确呈现上扬趋势,据《信息时报》报道,仅广州一地,技校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均达到 90%以上。蓝领受欢迎,白领被冷落的事实使人们开始反思学历和能力的价值。 学历造假行为严重。

  学历造假,是造成学历贬值的又一原因。

  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大学毕业生不得不在学历上大做文章,以期得到面试或工作的机会。 近年来,各种办证广告已经成为城市街头一景,办证范围包罗万象,从大学本科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到会计证、教师证等各种从业资格证书。为了尽快得到工作,大学毕业生愿意砸下一定资金以获得便捷的就业资本,而用人单位往往不会去一一查证这些学历的真伪。久而久之,录用者的能力令用人单位大失所望,大学生的诚信也受到整体质疑。用人单位已经无法相信简历上那一串长长的证书来自应聘者的苦读。

  优等生不一定是优秀员工

  传统教育体制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应试教育的事实又让在校学生把多数时间投入到考试复习,而不是实践活动。很多名校优等生,他们的资历让用人单位心动:专业成绩在全校前三名,在国家刊物上发表过论文,计算机三级,英语过了六级,甚至还修了双学位。 可实际情况却是,这样的全能型人才,在书本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他们大多是纸上谈兵的高手,一接触工作实际,立刻没了主意。 当今社会,学历只是一把刻度不够准确的尺子,用人单位对学历的关注度日益降低。

  大学教育,是个人对未来事业的投资。大学四年,高额的学费,个人黄金时期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业上倾注的心血,都是为了毕业之后,能有一份满意的回报。 但是,传统的分配体制早已被打破,高校无法再为学生就业提供渠道,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成了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大学能够给予学子的只有一张文凭。 所以,大学毕业生往往对大学文凭有严重的依赖心理,他们认为拥有大学学历的自己,理应享受比高中生、职高生更好的待遇,这种心理来自个人对大学生身份的迷信。大学学历造就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事与愿违,他们面对的是残酷的现实。

  在竞聘中,他们的竞争者往往持有与他们同等分量的学历,学历并没有成为他们顺利得到工作的资本; 在工作中,校园教育与工作实践的脱节,又让他们缚手缚脚,一切只能从头学起,令他们对学历本身产生怀疑; 在某些行业,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半年前学的东西已经废弃不用,何况是学校学的知识。

  不但大学生本身,用人公司也在检讨学历的价值,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批评说,管理者所谓的学历 标准是偷懒的借口:是因为人事经理不愿花力气调查他的部下,不愿意思考如何把合适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 才搞出这样一套评价标准。

  所以,大学生就业,必须打破对学历的依赖,重新掌握评价能力的方法和标准。这个标准,不是学历,是个人 核心能力;个人核心能力的基础,在于他掌握的知识;知识,来自于个人的学习和实践的积累。

 第2节:忘掉学历,从零开始(1)
  早在 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就开始倡导“终身学习”,即中国人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想要真正 摆脱对学历心理依赖的人必须确立的观念,这个观念,能使人终身受益。个人终身教育,有以下四个特性:

  (1)终身性。 终身教育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提倡学习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它既包括传统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个人进入的其他教育体系所接受的培训,人们的头脑应该终生处于求知的状态,主动吸纳新知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1622.html

更多阅读

第5节:转变角色,从员工到老板(1)

系列专题:《青睐或淘汰: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第一课 转变角色,从员工到老板  我在企业我当家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但日本经济发展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能源匮乏。日本的能源完全依赖进口,在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输出

第12节:一切改变,由你开始(2)

系列专题:《关系决定命运:不抱怨的世界2》  接着,她又说了不少挖苦的话,还抓起门把手,很夸张地向我演示应该如何正确地开关门。她一边很慢地演示一边说:“看到了吗?这很简单:开——关,开——关, 开——关!”  我小声嘟囔了几句道歉的话,看

第11节:一切改变,由你开始(1)

系列专题:《关系决定命运:不抱怨的世界2》  一切改变,由你开始  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你以前可能听了很多遍了,觉得这种方法很幼稚,很天真。而且,或许一直有个声音在问你,为什么你要去改变?那声音在你耳边说:“有问题的不是你,而是别人!”这

第2节:大学时代,开始规划一生(1)

系列专题:《10位精英教你读大学:读大学怎么读》  "切实执行你的梦想,以便发挥它的价值,不管梦想有多好,除非真正身体力行,否则,永远没有收获。"  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于美国西雅图,其父是一名律师,其母是一位中学老师。13岁时,

第5节:忘掉学历,从零开始(4)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找到好工作:大学毕业从零开始》  李嘉诚先生曾说,知识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富强和一个民族的提升,他还有一句著名的论断:知识改变命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生唯一的财富,就是个人所掌握的知识。这里所说的知

声明:《第2节:忘掉学历,从零开始(1)》为网友青天大老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