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4)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快速流通货币的观念--对此表示怀疑的经济学家们称之为"速度神话"--对那些天真的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他们无视统计学家们所提供的数据:要拿出国民收入的将近一半,才能满足汤森代表800~1,000万人所提出的要求。而且,像所有营业税一样,这项税收也会最沉重地落在工薪阶层的身上。

  汤森在两年的时间里募集到了将近100万美元,其手法是通过捐赠、纸牌晚会、舞会、大家缝聚会、抽彩募捐和慈善餐会,以及通过给《汤森周刊》(Townsend Weekly)捐款。这场骚动毫无疑问加速了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的通过。第二年,汤森声称有500万成员。有些政治家满怀希望地支持这场运动,但1936年的总统选举却证明:汤森的追随者及其他非正规军并没有太好的表现,只得到了90万张选票。罗斯福和大多数新政参与者都反对这一计划,这一事实让那些并无多少信念的追随者们灰心丧气。国会对汤森医生的调查,以及对他蔑视白宫的定罪,意味着这场令人同情的活动成了煽动和谋利动机的牺牲品。

  它的腐烂为加利福尼亚州另一株希望和异端的蘑菇提供了赖以生长的腐殖质。几个发起人本质上是些玩世不恭的家伙,他们比汤森医生更世俗。这就是所谓的"每周四30美元"计划,该项计划允诺给所有信徒"火腿和鸡蛋"。特别诱人的是,它会给加利福尼亚州每个50岁以上的失业者一笔养老金,其经费来源于"一美元凭证"的流通,每个持有凭证的人在花掉它之前,必须每周给它贴上一张两美分的印花。它在1938年的州选举中被击败,于是,"火腿和鸡蛋"便开始征集百万签名,要求第二年举行一次特别公民投票,孰料败得更惨。从此以后,这场运动迅速退潮。

  相比之下,1939年11月被俄亥俄州的选民所否决的一项计划似乎平淡无奇。这项计划是辛辛那提市的前国会议员赫伯特oSo毕格罗牧师设计的,它允诺给所有60岁以上的失业者每月50美元,这笔钱的筹集,一是通过更重的州所得税,再就是对价值每英亩2,000美元以上的不动产征收2%的地价税。

  有一些政治发言人和演说者,把乌托邦的诱饵悬垂于民众面前晃来晃去,在这些人当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参议员休伊o朗。朗出生于路易斯安那州一个贫穷的白人家庭,从沿街叫卖专利药品和猪油代用品起家,成了南方最精明的律师之一,以他早年与标准石油公司的斗争而为公众所关注,在担任州长期间,他设法以更好的公路和桥梁、免费教科书和降低电费和电话费农民受益。然

  而,在实施过程中,他从广播喜剧《阿莫斯和安迪》中借来的头衔--建起了一台冷酷无情的政治机器,摧毁了路易丝安那州的民主程序。

  朗信心十足地盼着当总统,其自传的标题《人皆为王》(Every Man a King,1933)。他自称这个标题是从威廉o布赖恩那里剽窃来的--就重要性而言不亚于它的续篇《我在白宫最初的日子》(My First Days in the White House)。他为竞争总统职位所开出的价码,采用了"分享财富"运动的形式,这是一项含糊的计划,旨在重新分配巨大的财富,使得全国每一个"值得帮助的家庭"能有足够的收入以拥有一辆汽车、一套住宅和一台收音机--推测起来,他大概是希望人们通过这玩意儿倾听主人的声音吧。

  《财富》杂志1935年7月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这一提议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尤其是在中西部。在他去世前不久,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搞的一项全国性的民意测验显示,他有可能以第三党候选人的身份获得300或400万张选票。毫无疑问,朗天花乱坠的口才帮助了"财产税法案"在1935年8月获得通过。

 第60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4)
  事实上,比政治煽动家们抢先一步并把他们的允诺按比例缩减到可行的规模,成了新政的中期战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1624.html

更多阅读

第60节:星球大战的奇怪历史(4)

系列专题:《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霸权背后》  基于对这些趋势的评估,美国已经得出结论,必须在这些国家中的任何一国试图恫吓美国不要保护自身利益(包括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盟友的承诺)之前,对抗这种威胁。因此,美国正在研发国家导弹防御

第60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4)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快速流通货币的观念--对此表示怀疑的经济学家们称之为"速度神话"--对那些天真的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他们无视统计学家们所提供的数据:要拿出国民收入的将近一半,才能满足汤森代表800~1,00

第59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3)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最有可能继续工作的人,如银行家、律师、农场主、企业管理人员跟机械工、矿工和工厂劳工比起来,继续工作的动机却要小得多,后者在45或50岁的时候常常正是发光发热的

第58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2)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

第57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1)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正如《纽约时报》的记者卡贝尔o菲利普斯所说,夜间敲门讨饭的,"可能一个月或几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在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在你读过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有名的大房地产公司经理"。  

声明:《第60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4)》为网友不需要导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