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7)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到1932年仲夏,棉花卖到了5美分以下,小麦不到50美分,玉米31美分。终于,人们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农业局要求立法,允许联邦政府控制农业产量,结果白费力气。到头来,在折腾了两年之后,农业局放弃了努力,并提出把它收购的剩余产品送给红十字会。然而,它的经验教训被新政所牢牢记取。

  典型的一个农夫相信:埋头苦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解毒剂。在大萧条的驱策下,农民干活的时间更长了,并让老婆孩子跟着自己一起干。然而,其经济效果却让人更加灰心丧气。

  在美国农民历史上最黑暗的1932年,每一个人都握紧了反抗的拳头。夏天,全国农民假日协会宣布"放假",直至价格恢复。在脾气火爆的迈洛o里诺的带领下,假日协会把康瑟尔布拉夫斯市和苏市给包围了起来,并封锁了道路,不许警察巡逻车进入。内布拉斯加、明尼苏达、南北达科他以及南方和东部的不同地区,也发生了类似的示威。

  然而,价格并没有出现上升,反抗很快就偃旗息鼓。1933年5月初,他们的困境丝毫没有减轻,这些四面楚歌的农民投票支持举行一场全国范围的罢工,但在最后的关头被取消了,为的是给新政一个机会。

  当时的情景让人哭笑不得:一面是棉花丰收,但成千上万包棉花却销不出去,一面则是失业者衣衫褴褛,却不见棉衣过冬……这是罗斯福无法接受的现实。他授意农业部长华莱士和助理部长特格韦尔着手拟定一个农业法案。该法案名曰《农业救济与通货膨胀法令》,俗称第一农业调整法。抢在全国农民大罢工之前出台了。

  看上去,这一切是为了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以及恢复农民在一战前黄金时代所享有的经济地位,但具体在农户身上却显得是那样简单而实际:给债台高筑的农民新印的钞票,给贷款和抵押的农民更大的还贷的空间,给需要资金的农户更进一步的抵押贷款。(30.大萧条中的失业者)

  该法是新政期间极富于戏剧性且意义深远的一项立法。在1933年期间,农业调整署集中抓的是棉花、小麦、玉米、生猪和烟草的产量削减,以解决农产品相对过剩问题。其实质是政府以着眼于市场需求的有计划的种植替代盲目的自由种植。

  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寒交迫的时刻去减少棉粮生产的整体思路,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无异于大逆不道,由于农民生产的是生活必需品而非钢铁,所以这种有悖常情的形式对于大众心理而言,似乎比工业生产能力闲置所表现的更为严峻。在人民有迫切需求的时候去大力推行一种用减少产量而保证利润和供求平衡的经济措施,似乎不可思议。并且,该法案规定调节经费来源于征收农产品加工税,等于变相地把负担转嫁到广大消费者身上。

  从现象上看,减耕毁耕和屠宰幼猪等措施无疑意味着农业生产能力的闲置和农业资源的荒废。农业部长华莱士道出了当时千百万人的心理话:"长得好端端的庄稼,偏要毁掉,这有违人类的良心,我们今后再也不要这样搞了。"

  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农产评价格提高的速度也要比非农产品为快。国家用补贴、重税、协定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1631.html

更多阅读

第60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4)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快速流通货币的观念--对此表示怀疑的经济学家们称之为"速度神话"--对那些天真的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他们无视统计学家们所提供的数据:要拿出国民收入的将近一半,才能满足汤森代表800~1,00

第59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3)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最有可能继续工作的人,如银行家、律师、农场主、企业管理人员跟机械工、矿工和工厂劳工比起来,继续工作的动机却要小得多,后者在45或50岁的时候常常正是发光发热的

第58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2)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

第57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1)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正如《纽约时报》的记者卡贝尔o菲利普斯所说,夜间敲门讨饭的,"可能一个月或几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在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在你读过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有名的大房地产公司经理"。  

第56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0)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大萧条时期受害最惨的人就在教室里。  据纽约市卫生局报告,公立学校的小学生有20%营养不良。美国友谊服务委员会的秘书说,在俄亥俄、西弗吉尼亚、伊利诺伊肯塔基和宾夕法尼亚各州的矿

声明:《第53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7)》为网友木槿花西月锦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