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在这种"不可理喻"的宣判之后,有人就在新英格兰各州、北卡罗来纳州那些俯瞰纺织厂小镇的高楼大厦里设宴庆祝。而保守派的某些政界要人却面面相觑。胡佛说:"有些权力各州以为早在手里,应当想个办法还给他们嘛。"不但有60家报纸要求国会提出修正案,连兰登州长也表示同意。共和党在这一年的竞选政纲中笼统地说过,女工单童工是要加以保护的,但没说要采用哪些有效的办法;民主党所要求的是一项"能澄清问题的修正案"。 此时,只有罗斯福一声不响,他在考虑对策,第一件事就是争取重新当选。他对雷o莫利说:"这次竞选争论的中心在于怎么看待我本人。人们不是支持我,就是反对我。"罗斯福也预料到最高法院还会再来几个5对4票或6对3票裁决新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正中下怀的事情。正如伊克斯所说:"有了这些裁决,总统就可以振振有词,越过最高法院,直接向人民审诉了。" 面对中伤与攻击,罗斯福采取了一项大胆而意义深远的措施:改组最高法院。他的办法是"充实"法院,理由是法院工作量太大,对年逾70的高龄法官,应该按1∶1的比例加派法官,这实际上是想通过"掺沙子"来改变最高法院的力量对比。 首席大法官查尔斯oEo休斯、大法官哈兰oFo斯通、路易斯oDo布兰德斯和本杰明oNo卡多佐通常自命为自由主义少数派。然而,最高法院另外5位大法官似乎都是不可救药的保守派。这一时期,爱德华oSo科温教授的《最高法院的黄昏》(The Twilight of the Supreme Court,1934)被广泛阅读。本书认为:法官已经成了社会进步最大的绊脚石。
![第40节:‘我们不拆伙‘(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94664866495.jpeg)
这更加强了罗斯福改组最高法院的决心,1937年2月5日,他提议重组整个联邦法官席。罗斯福指出:年迈体弱和人员不足致使联邦法院备审案件积压成堆,审判工作拖拉,譬如最高法院在一年之内就使87%的呈送案件束之高阁。为减轻法官们本人所能负担的工作量和使法院增添活力,该法案提议:当一位服务至少已10年而年过70岁的联邦法官6个月后尚未辞职或退休时,总统可以给法院增加1名新法官;但进入最高法院的不能超过6名,进入下属各联邦法院的不能超过44名。 这个要"塞满"最高法院的提议引发了一场群情激昂的骚动,使国会淹没在来自几个立法机关的抗议之中。同时,全国各地冒出了一大堆"保护我们的自由委员会"、"为了美国协会"之类的组织。对憎恨罗斯福的人来说,反对是自然而然的事,然而,也有很多走中间道路的人加入了反对者的行列,他们担心:宪政理想正受到个人统治的威胁。在很多人的眼里,罗斯福的策略看上去既轻率冒失,又躲躲闪闪,保护"九老院"这一集体象征的力量重新集结起来了。 1937年4月,一次民意调查向被访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支持修正宪法要求最高法院大法官在70~75岁之间退休?"结果是,肯定答复占到了64%。但在6月,在回答"国会该不该通过总统的最高法院改组计划?"这一询问时,反对者以58%的多数赢了一个回合,9月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有68%的人反对他的"扩大最高法院之战"。 1937年春,最高法院主动地作出了意味深长的战略性撤退,与此同时公开站出来面对怀疑者,为它超凡脱俗的公正客观辩护。大法官欧文oJo罗伯茨如今把他的分量转到了自由主义的一翼。首席大法官休斯的忠诚似乎也越来越稳固。因此,最高法院支持《铁路劳工法案》和《弗雷泽-莱姆基农业抵押延期还贷法案》。除此之外,它还维持了华盛顿州的《最低工资法》,《瓦格纳法》,以及《社会保障法》中关于《失业保险税的规定》--全都是以5比4的票数通过的。大法官威利斯o范o德温特的辞职,立即让罗斯福提名、他所任命的第一位大法官、参议员雨果oLo布莱克入住最高法院,从而确保了新政能够赢得较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