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罗斯福被彻底激怒了。到星期三他就召开了记者招待会。罗斯福说:最高法院星期一的裁定非同小可民,"自德雷德o斯科特案以后,大概哪一个裁定都没有它那么重要。"他评论首席大法官休斯的意见书,说休斯认为做买卖基本上是地方性活动,应由各州自行管理;即使这些买卖对全国产生影响,联邦政府如出面干涉也是违法行为。休斯拒不承认48州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大集体,因而可以说,他是在暗示:无论发生了多大的全国性经济危机,华盛顿政府也无权过问。罗斯认为这样看待州际贸易,是"马车时代的老皇历"。休斯警告总统,罗斯福也对休斯发出了警告。 司法部长认为,最高法院和罗斯福势成水火,难以相融。他愤愤然:"总统先生,我告诉你,他们就是存心把我们毁掉啊。……总要想个办法,把最高法院那帮家伙搞掉。" 不过,罗斯福还是比较乐观的。他在1935年12月给伦敦海军会议的美国首席代表写信说:"尽管最高法院多数法官反对我们,赫斯特报系和全国85%的报纸也唱反调,形势依然良好。"然而,在1936年1月6日,最高法院以6票对3票判定《农业调整法》侵犯了各州政府的权利,因而违宪。

罗伯茨法官代表多数意见宣布农业是地方性生产事业,要是把它也当成是全国性生产事业之一,就是侵犯各州政府的权利,"中央政府势将乘机对各州都肆意干涉。"如果这样解释宪法,不出人意料那是假话。这令区奥瓦州区姆斯附近的农民深感愤慨实属必然。可是,保守派法官并不在乎,进而又以6票对3票废除《证券和交易所法》。萨瑟兰法官说,谁调查华尔街的交易,谁就是滥用职权,这与"星法院"的非法行为同样难以容忍。 接着,《格菲-斯奈德煤矿法》以5票对4票又被推翻,理由是煤虽然被运销全国各地,但采煤仍然属于地方性的企业;《农场抵押法》无效,因为该法不经法律手续剥夺债权人财产,总统无权更换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成员,因为该机构属于国会而不是一个行政部门。 之后,《城市破产法》也以5票对4票宣布无效。该法的要求实在是有限,只是说地方政府公债可由各州和中央合作加以调整,但是否要这样做,主动权仍在各州。如果照这样下去,全部新法都有被宣布作废的危险。显然,在保守派看来,不论中央政府帮助地方解决什么难题,都要作非法行为看待了。 自从最高法院成立整整140年来,宣布废除的法律只不过60种,而在新政一年多的时间里,最高法院在休斯主持下竟然一口气把罗斯福的新法取消了11种之多。 在此次审理中,最高法院最后一次,也是最惊人的一次是发表于共民两党召开代表大会前夕,废止的《联邦工资工时法》。巴特勒在代表多数法官撰写的意见书上一口咬定:"关于‘法定手续‘的条文已经规定,就个人事务签订合同的权力,是应予以保护的自由权。……在签订雇工合同时,双方一般都已获得平等权力,能够以个人谈判的方式从对方取得最于己有利的条件。" 根据此说法来推理一下,曼哈顿区纺织厂里15岁的女工,在她们跟家财百万的厂主签订每周工资2元3角9分合同的时候,已经充分享受到了这一"神圣权利"。无论华盛顿还是各州,对于这样"神圣权利"都不应侵犯。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这样的法权谁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