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1932年7月1日,罗斯福终以945票当选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他说道: "人类从每一次危机、每一次劫难、每一次灾祸中获得新生时,他们会变得知识更加广泛,道德更加高尚,目标更加纯洁。而今天是一个思想痪散、道德堕落的时代,一个自私自利的时代……我们不要只是责备政府,也要责备我们自己。近年来在政府的政治哲学中被遗忘的全国的男人和女人们,期待着我们能够有领导地更加合理地分配国家财富。在乡村和城市,我们的千百万同胞都从心底希望他们往昔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准则不要从此一去不复返,他们的这一希望不会也不应该落空。 我向你们保证,我誓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让我们在此聚会的人都成为未来那种富有成效和勇气的新秩序的倡导者。这不仅是一次政治竞选活动,也是一次战斗的号召。请大家帮助我,不仅是为了赢得选票,而且要帮助我在这次把美国交还给他自己的人民的十字军远征中获胜。" 农业部长大骂罗斯福,说他是"典型的骗子宣传家"。海军部长预言:如果罗斯福当选,将有1亿人的身家性命难保。 罗斯福在1932年7月2日发表演说时,其关于"新政"(New Deal)的哲学理性概念以及明晰细致的蓝图并未形成,只是具备了一个大体的轮廓和意向性的原则目标。理查德·霍夫施塔特认为,"新政"(有人认为"新政"这个词是把过去的西奥多·罗斯福的"公道政治"Square Deal和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新自由"New Freedoms两个口号巧妙结合起来了。)的核心,与其说是一种政治哲学,还不如说是一种气质,一种植根于勇于在未知领域大胆行动而不惧铸成大错的信心的气质。

他总共发表了16次重要长篇演说和67次短篇演说。作为一名竞选老手,他依旧针对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把每一篇演说内容限定于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样,他就等于费尽心力地谈到了各种不同主题:关税政策、农业计划、公用事业、财政公开、管制证券经营、消除贫困等。他在很多问题上并不单刀直入地明确表态,而是尽量多留些余地,以便使自己处于不易受攻击的稳固位置。 但是,所有的演说都贯穿着这样一根红线,即通过抨击胡佛政府来强调改变现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对胡佛政府进行了多方面的严厉批评:它通过其虚伪的经济政策鼓励了投机活动和生产过剩;它极力地低估大萧条的严重性;它错误地将经济崩溃的原因归罪于其他国家,它拒绝承认和纠正国内的弊端;它迟迟不发放赈济并且忘记了实行改革。(9。威尔逊总统) 对此,胡佛展开了有力的反击。他发表了9次重要演说。他认为促成大萧条的是一些他不能控制的情况和事物--世界大战后遗症、经济的过度膨胀、投机行为、1931年欧洲经济的崩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金融的影响和消费的下降。他重申自己的基本信念:联邦政府职能不能扩大、有秩序的个人主义与机会均等。他集中火力抨击罗斯福政纲中他称之为"激进主义、集体主义和随意的试验"的那些部分,声称这些东西将导致灭绝自由、希望与机会的专制官僚主义统治下人的规范性。 胡佛失当的举措遭到广泛的声讨,这也加深了人们对像他这样的不顾人民死活且冷酷无情的总统的印象。 这位曾在10多年前成功地向欧洲1.5亿人口发放救济的救星,现在却振振有词地坚决反对任何直接的政府救助。在举国饥饿的阴晦日子里,他却让新闻记者拍下了他在白宫草坪上喂狗的照片。外出竞选的胡佛所到之处,人们报之以嘘声、怪叫、愠怒、木然的沉默、臭鸡蛋、西红柿,以及"绞死胡佛"、"打倒凶手"的口号,标语上写着"打倒胡佛!胡佛是杀害退伍军人的凶手!胡佛把几十亿元白白送给银行家,还开枪打死退伍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