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面对苦难自立的人格力量:自助者天助》
第四篇金钱的妙用和滥用 借钱从来伤两家:借出者常常失去本钱和友情:借进者使勤俭治 家的神经变得麻木迟钝。 --莎士比亚 不要轻率地对待金钱--金钱能反映人的性格特征。 --E.L布尔沃·利顿 自知与知止,何时都是聪明 一个人怎样使用钱--包括赚钱、存钱和花钱--也许是检测他的才智高低的最好的方法之一。虽然金钱决不能作为一个人生活的主要目的,但是,它也不是无足轻重的东西,不能从思想上给予轻视。实际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说,金钱是获得感官快乐和社会福利的手段。 事实上,人性中的那些最优秀品质都与正确使用金钱密切相关,例如,慷慨、诚实、公正和自我牺牲精神,更不用说节俭的美德。另一方面,是他们的对立面,如贪婪、欺诈、不公正和自私,就像一个爱财如命的人所表现出来的那样。有的人滥用和错用了金钱这一手段,产生了浪费、铺张、挥霍、奢侈等罪恶。正如亨利·在认真思考后写成的《生活备忘录》中所指出的:"所以,在赚钱、积蓄、开支、送礼、收礼、借进、借出和遗赠等方面,正确的行为原则和方法几乎可论证一个人的完美程度。"
![第40节:自知与知止,何时都是聪明(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95052646911.jpeg)
在世俗的环境中,人人都尽力追求舒适。钱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它能使每个人能为己家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假如没有这些物质基础,那就如《圣经》所说,这个人会"比不信教的人更坏"。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必须给予关注。我们赢得别人的尊敬是由于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成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现实生活中,教育能够使我们做出实现目标所要求的努力,教育会激发人的自尊感,使其变得精明强干.并培养出耐心、坚韧等美德。除了精干、审慎以外,一个人还必须处事周全,眼光长远,同时,还必须克勤克俭,利己利人。 约翰·斯特林曾言:"自我克制的教育即便再糟糕,也要胜于什么都教但唯独缺乏自我克制的所谓最佳教育。"罗马人的用词"美德",其间也包含了勇气的意思。勇气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而美德则纯然指的是精神。最崇高的美德就在于有自知之明。因此,自我克制,为了将来的利益而牺牲当下的享乐--这是最 需要学习的一课。辛勤工作的人也许最珍惜自己亲手挣来的钱,懂得这些钱的来之不易,习惯于把所赚的钱吃喝挥霍掉的人,结局往往陷入被动,最终不得不节衣缩食。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平日贪图享乐,挥霍无度,一旦时势艰难,才发现自己捉襟见肘,生活难以为继。这也是导致社会上一些人贫困潦倒、生活凄惨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