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面对苦难自立的人格力量:自助者天助》
大家只得弃船游泳逃命,此时他们离岸边还有两英里,由于天太黑,辨别不清方向,足足苦苦挣扎了三个小时后,塞缪尔和其他两、三个人才终于摸到了岸边的礁石。他浑身冰冷、麻木,直到天亮有人发现并把他们带走时,只有少数人得以幸存。有人从货船上搬下桶白兰地,用斧头凿开桶盖,给幸存者每人倒了满满一碗酒,过了一会儿,塞缪尔才攒足气力在齐膝深的雪中步行了两英里,回到自己的寓所。 塞缪尔的人生就是这样以失败开始的,抢劫、盗窃、修鞋、舞弄棍棒、走私他样样参与其中。所幸的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他决心洗心革面,把心血与精力用于正途。最终,成年后的塞缪尔成为传播福音的牧师,并写下许多优秀作品。 当年他被父亲带回圣·奥斯特后,父亲给他找了份制鞋的工作,计日领取报酬。也许是上一次九死一生的经历使然,他开始认真地对待生活。不久,他深深地迷上了爱姆·克拉克博士的充满说服力的布教。他唯一的兄长恰在此时离世,这更使他伤感不已。他决心开始学习,可是早已忘记怎样读写,几年苦练后,一位朋友开玩笑说,塞缪尔的字就像是掉到墨水瓶的蜘蛛在纸上爬过的一样--可以想象他的字写得多么难看。

后来,塞缪尔深有感触地说:"书读得越多,我觉得自己越无知;觉得自己越无知.就越想读书,我把闲暇都用在了读书上。为了干好工作,我用来读书的时间十分有限,但办法总是有的。我经常在吃饭时读书,一顿饭下来,能看5至6页。读完洛克的《论知识》后,我茅塞顿开,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悟和超脱。它促使我决心彻底抛弃原已习惯的苟且、无赖态度,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 塞缪尔开始经营自己的生意,但手头仅有几先令的他只得借贷。他意志的坚决使他得到了邻居一位面粉厂主的支持,他从那儿获得了一笔贷款,生意做得很成功,年底他就还请了贷款。塞缪尔决定从此不再欠任何人东西,他极力节制自己,不在生活用品上浪费一文,为了不举债,经常是不吃晚饭就上床睡觉。他发誓要靠自己的勤劳和节俭自立,再不依附他人。他一点一点地做到了。在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同时,塞缪尔也努力充实着自己的头脑,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了宇宙学、历史学和逻辑学。后来他之所以会从事布道工作,主要也是因为它并不需要博览群书。"当然这也是一条充满荆棘之路,可一旦决定,我永不会后退。"他说。 除了经营制鞋生意和研究哲学外,塞缪尔还是当地的一位传道者。他对正直充满热情,他的小店也因此成了当地政客的聚会之所.如果他们不来,塞缪尔就会去主动找其商讨公共事务。为了补偿白天所耗费的时间,他常常要在深夜加班加点。 他对政治的热衷开始被村里的人们说三道四。由此还闹出了一个笑话,一天深夜,他正在店里敲敲打打,一个小孩看见店里有灯光,就扯着嗓子对着锁孔尖叫道:"制鞋工,制鞋工,白天瞎逛,晚上补工。"塞缪尔把这件事告诉了朋友,那位朋友问道:"你怎么不把那小子抓起来?""没必要,没必要.现在就是天塌下来我也不会惊慌,我那时把手头的活停下来.对自己说‘没错,没错,他的话有道理,可是,我决不会让他再那样说我一次。‘对我而言,那个小孩的尖叫真是鞭策,我会一辈子铭记于心。它告诉我,不能把今天要做的工作拖拉到明天,也不应该把用来工作的时间随意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