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17)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这些所得和损失的主要源泉--这是我在这里想考虑的第二个因素--是数据的自发的变化,而这些数据是个人所习惯考虑的。这些变化创造了新的环境,而且适应它是需要时间的。在适应发生之前,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大量的积极与消极的脱节在经济系统内发生了。适应总是有困难的。在多数情况下,即使对已经变化的事物的状态的知识,我们也不能像期望的那样快地得到。从知识中得出结论也是很大的一步,在没有准备,缺乏资料等等情况下,这是会遇到很多障碍的。但是相对于以前,所有产品都完全适应,往往是不可能的,而且尤其是对于耐用生产者物品更是不可能。在货物完全磨损之前,它们必须经历的时间里,环境条件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就产生了李嘉图在他书中第一章第四部分所考虑的决定它们价值的特点之一。它们的收益与它们的成本失去了所有的联系,而且只有这样接受;它们的恰当的价值被改变了,但是却不可能修改相应的供给。这样,在一定意义上,它们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收益,而且可能高于或者低于包含在它们自身的劳动服务和土地服务的总价格中 。它们出现在商人眼中就好像自然事物出现在他的眼中一样。像马歇尔那样,我们称之为准地租。?

  然而,庞巴维克谈到了第二种情况,这种情况可能改变归属的结果,而且可能阻止产品的一部分价值在劳动和自然的服务中表现出来。正如人们所知道的,这是在所有的生产中包含的时间的流逝,除了那种为了维持生命的原始努力的瞬间生产。因为时间的流逝,生产资料就不仅仅是潜在的消费品,而是被一种新的本质上的区别,从消费品中区分开来,即时间距离,把它们与能被消费的货物分割开来。生产资料是未来的消费品,所以价值比消费品低。它们的价值不会耗尽产品的价值。?

 第41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17)
  在这里我们接触到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但是由于它的重要性对于本书的论述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这里将只问我们自己一个问题。在一个经济系统正常的进程中,生产过程一年一年地遵循着相同的路线,所有的数据都保持不变,那么,生产资料与产品相比较,是否存在系统对价值的低估呢?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问题:除去客观的和个人的风险系数,在这样一个经济系统中,系统地和一般地评价,对未来的满足能否比对当前同样的满足更低呢?除了时间流逝本身对评价的影响外,在这个经济系统里,在时间的发展中所发生的事能否确立这些在价值上的区别??

  对第一个问题的肯定回答听起来好像是很有道理的。当场给予某种礼品肯定比答应在将来某时给予更受欢迎。然而,这不是这里的问题,而是对收入的有规则波动的评价。如果可能,让我们想象一下下面的情况。某人享有一笔终身年金,他要求在他的余生中,这笔年金的种类和购买力保持绝对不变。这笔年金数目足够大,足够安全,使他不必为防备特别紧急情况和可能遭受的损失而另创基金。他知道自己很安全,不会发生对其他人承担的义务,也不会有突发的欲望。没有按利息来投资储蓄的可能性--因为,假定如果我们有这种可能,我们就要事先假定利息因素,那么我们就会危险地接近循环推论。现在,处于这种状况的人,会不会认为他的年金的未来分期支付远不如那种在时间上更早支付的情况呢?他会--总是从个人的生命风险中跳出来--相对现在的支付,更容易地放弃未来的分期支付吗?显然不会,因为如果他确实这样做了,即如果他对放弃一次未来支付比对放弃一次在时间上较近的支付用更少的补偿,那么他会发现,到头来,他所得到的总的满足小于他可能得到的。因此,他的行为导致他的损失,这将是不经济的。然而这种行为,正像在其他方面经常发生的违背经济理性规则的行为一样,也是可能发生的。但是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不是应该存在的这些规则本身的一个要素。当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大多数例外情况并不是"违背",而是因为我们的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合。可是,当我们发现对当前的享受估价高得惊人时,尤其是针对儿童和原始人的情况,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仅仅是要解决的经济问题和人们主观的经济观点之间的不一致:儿童和原始人只知道瞬间的生产。在他们面前,未来的需要并不是显得小一些,而是他们根本看不到这种需要。因此他们经受不住那种决策的考验,而这种决策是需要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的。这是很显然的,但是通常他们也不需要做这样的决策。一个人如果能够把握需求以及达到满意的手段这双重要素,那么他可能在特殊的场合下会嘲笑这个结论,即任何倾向一方的替换意味着满足的损失,但是在原则上他不能否定这个结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1798.html

更多阅读

第51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7)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但是除了这一点,我们没有理由在这里再进一步谈信用支付工具。如果信用工具只是用来替代某种已经存在的金属货币,那么它们的使用本身将不会产生任何新的现象。如果一种特别的交换行为年

第50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6)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至此,我们仅仅是把货币当做流通手段。我们所观察到的只是那些货币量的价值的确定,这些货币量实际上是用来使大量商品定期流通的。显然,在每一个经济系统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还存在着不

第49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5)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那么,这种个人的货币交换价值是怎么形成的呢?在这点上,我们将结合货币理论和我们刚才所讲的经济过程的流转来谈。根据我们的概念,我们立刻会看到,个人的交换价值必须一直回溯到生产者的货

第48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4)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经验表明,每一个人都对他的货币存量估价。在市场上,所有这些个人的估价会导致在每一单位货币和所有其他商品的数量之间建立一种确定的交换关系,原则上就像我们以前说其他商品一样。在给

第47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3)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因此,从这个解释的观点出发,我们看到了不断得到更新的商品流。只在瞬间似乎存在与某种个别货物存量相类似的东西;而且实际上人们只能在一种抽象的意义上谈论"存量",也就是从某一种类和数

声明:《第41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17)》为网友南篱旧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