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第1节:经济周期循环论 导言(1)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导言

  "在某种方式上,凯恩斯和熊彼特重演了西方历史上最著名哲学家的对抗--才华横溢、精明机智、锋芒毕露的诡辩者巴门尼德,与动作迟缓、面貌丑陋,但却富有智慧的苏格拉底之间的柏拉图式的论辩。在两次大战期间,没人比凯恩斯更有才气,更精明,熊彼特则表现得平淡无奇--但他有智慧。聪明赢得一时,而智慧天长地久。"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第1节:经济周期循环论  导言(1)
  1983年5月23日,为了纪念熊彼特诞生100周年,德鲁克在《福布斯》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现代预言家:是熊彼特还是凯恩斯?》的文章。上述这段文字,正是一代管理学大师向前一辈经济学伟人的致敬与赞誉。

  单就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来说,凯恩斯无疑是最为世人所熟知的经济学大家,相形之下,熊彼特为何能赢得德鲁克如此高的评价?

  创新,一切皆是创新。熊彼特从一开始就坚信一点--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并非均衡,而是结构性变化。为此,他宣称:只有当经济吸收了变化的结果,永远改变了它的结构时,经济才能发展--有创新才能在动态不均衡中建立社会,也唯有这样的社会才具有稳定性和凝聚力。而企业家扮演着这种动态经济中的英雄角色,他们是利润的来源。

  这种观点使熊彼特在整个经济学传统中脱颖而出。而更令他名声大噪的,还有他所阐发的经济周期循环理论。

  繁荣、崩溃、萧条、复苏……

  一提到经济周期,很多人都会想到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确实,当今的经济局势,似乎正在印证着一点:新一轮的经济循环正在发生。虽然这次全球性经济衰退不及1929-1933年大萧条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破坏那样惨烈,事实上却是自上次大危机以来影响范围最广泛、最深远的一次。

  从这一点来考虑,重温1929~1933年大危机后人类经济思想界的一些大师对经济波动和商业周期的理论反思,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在那些有关经济危机和商业周期理论的论述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恐怕当属凯恩斯和弗里德曼了,而奥地利学派的传人熊彼特 (Joseph A Schumpeter)的商业周期理论,其实并未得到人们充分的重视。但是,不可否认,在理解目前这场全球经济大衰退方面,熊彼特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Bussiness cycle)更为深邃,更具前瞻性,也更具启发意义。

  熊彼特认为,当经济周期从景气循环到谷底的同时,也是某些企业家被淘汰出局而另一些企业家必须要"创新"以求生存的时候。因此,每一次萧条都包孕着新技术革新的可能。

  相比较而言,凯恩斯的经济周期学说更侧重于政府积极干预经济过程,从而取代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和经济周期的自然恢复。其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旨在从理论上揭示现代市场经济中非充分就业均衡的产生原因,而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并未做透彻分析。

  与凯恩斯不同,熊彼特的商业周期理论主要从技术创新的视角解释了经济波动和商业周期的发生。他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繁荣和萧条的周期性特征,而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其中起着至高无上的作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1838.html

更多阅读

黑格尔眼中的中国 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历史

黑格尔是具有个性的哲学家,他是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来论列历史上的各种主要事实,他看问题,生气勃勃,鞭辟入里。他对中国的看法,或许值得回味,丰富我们的思维。黑格尔认为中国是专制政体,在中国,皇帝好像大家长,地位最高,国家的法律一部分是民事的

点评何新:黑格尔《逻辑学·存在论》导读1

何新:黑格尔《逻辑学·存在论》导读(1)点评:笔者大约十年前通过何新开始进入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所以对于何新前辈的学术成就是十分赞赏的。他的文章有气势,广博,清晰而不失深刻性,极具自信心,这对于近代中国人的崇洋媚外的弱者心态是一个很

我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txt

一,背景马克思出身于法学世家,少年时代就受到家庭的法学熏陶。在大学学习法律期间,马克思的法学思想深受康德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尤其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担任主编的后期,由于工作关系,使他曾经遇到了一系需要说明的法律问题:

何新:黑格尔《逻辑学·存在论》导读1

何新:黑格尔《逻辑学·存在论》导读(1)【引言】黑格尔《逻辑学》素称难解。据说黑格尔临终前曾抱怨,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一个人理解我(指罗森克兰茨),《黑格尔全集》编者),但他的理解也是错误的。黑格尔的逻辑学有两部:《逻辑学》(大逻辑)

声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第1节:经济周期循环论 导言(1)》为网友凉笙墨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