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备受追捧的求职必杀技:王大哥的求职经》
美资企业坚信人是有潜力的,人才更是不可多得的资源,所以对员工良好的系统培训、专业的职业规划都会在美资企业中得到长期执行。 美资企业的用人准则中,员工能得到聘用和晋升,注重能力较多,学历次之。只要能替公司赚钱,就有机会被聘用和晋升。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当年名噪一时的原IBM华南区老总,后来又跳槽到微软当中国区总经理的吴士宏女士,她从进公司时一名打杂的办公室助理当上中国区的最高职位,充分体现美资企业不拘一格、唯才是用的用人策略。 因此对于那些有雄心壮志,希望找到一个平台大展拳脚、想掌握良好的工作技能并能顶得住高强度工作压力的上进青年们,美资企业是一个绝佳的就业选择。 另外多做实干,努力培训,尽快上手是融入此类企业的最好方法。 ②?欧洲各国企业和大洋洲各国企业 欧洲各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由于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好,所以人们的生活富裕、悠闲。它们的企业也因此带着这种浓烈的人文色彩。一般它们都能提供给员工较高的工资(但会略低于美资企业)和良好福利条件,有些甚至一年有两次出国旅游的机会,相对来说压力也没那么大,让员工能比较安心地在企业待着。但只要是高薪的职位,就不可能太清闲,毕竟企业不可能花大价钱来请个大佛回去只吃香火,不办事啊。 欧洲企业比较看重员工的素质,当然也非常看重工作能力和职业背景、学历。英语好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如果你还懂该企业所属国的语言,那成功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例如去家乐福(法国企业),如果你懂法语的话那肯定会被优先录取的;如果你去德国企业施耐德,那德语是你很好的敲门砖。而且这些语种,会的人不多,因此企业一般给这种员工的薪酬远高于同等级别的人。所以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和掌握双语是进入这类企业的有利条件。 ③?日韩企业

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文化比较近似。日韩企业讲究等级分明,要求员工升迁前有足够的磨炼,通常员工要熬足够的年份,企业认为你够经验了才有资格往上升,而且升职一般都要论资排辈,在公司待得越长越有机会。但中国人在日韩企业工作,升迁的空间非常有限,因为它们不大相信中国本土员工的工作能力,基本稍高级别的职位都由它们本国人垄断,这是它们的企业在中国的管理弊端之一。工资一般不高,工作量还非常大,无偿地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类似韩国三星、LG这样的企业对一些有多年经验的销售员工来说,基本工资在2000~3000元之间,比起欧洲、美国,同等职位动辄5000~7000元的企业来说,真是差得太远了。但一般来说,日韩企业尤其是日本企业轻易不炒人,它们愿意员工留在企业一辈子,从稳定性来说,也是个不错的就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