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守财理财经:幸福女人必修的经济学》
一个聪明的女人,一定要懂得权衡自己劳动能力的真实价值。 别把时间用在“捡芝麻”上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一直很深—— 我曾织得一手好毛衣,是小时候跟着别人学会的。那时老有人夸我心灵手巧,我给亲戚的小孩子织了不少漂亮的小毛衣。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侄女。在她3岁那年,嫂子知道我曾“很会”织毛衣,就要求我给侄女织一件。已经是初秋,她希望我赶在冬天之前织好。我欲言又止,想和她解释我真是太忙了,没有时间织。 当时我在网络上给一家杂志做着兼职编辑,同时和几个朋友一起承接了一家电视台栏目的剧本创作,还在修改着一本书稿,时不时又要应付一些杂志的约稿,我哪有时间来花费在织毛衣这样细琐的事上? 可我委婉地说了下自己的意思,嫂子就有些不乐意了,说曾经给谁谁谁家孩子织了,自己的亲侄女就没时间了云云。我想解释,那是我以前在家较闲的时候学着织的。离现在已经近10年的时间了,我哪还能像青涩年代那样,有的是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可看她不乐意的神色,碍于面子,我不得不重新拾起已经丢掉很久的织毛衣的“功夫”,找来了毛线针给侄女织毛衣。 这次事情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毛衣按时完工了,嫂子也很满意。但我自己却损失惨重:有两个剧本一拖再拖,没能完成;约稿几乎全推了;杂志那边的工作因为时间紧而完成得很马虎,主编只得让另一个在职编辑帮我修改完工了。 现在回想起来,抛开人情面子不说,用经济的方式来算计,那件毛衣折合成金钱,不算人工费,单纯的毛线价值成本不超过40元。而我因为工作方面的损失则不好估量,若是按平时的完工量,至少超过这件毛衣成本的近百倍。也就是说,我花在上面的人工费几乎近4000元。多昂贵的儿童毛衣啊! 回到经济学的角度来,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首次成本”和“动态周期成本”的概念。
![第64节:算好你的职场财富指数(1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01191315290.jpeg)
“首次成本”是指一个人自己亲自做一件事而不是请一个专业人士做所节省下来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这个人可能会节省一些钱,但是这个数字是很有欺骗性的,因为完全没有考虑到动态周期的差异。 在我嫂子看来,可能觉得自己买毛线织毛衣更为节约,可以省下一些钱,比买一件成品毛衣要便宜了好几十元。但对我来说,节约了什么呢?相反,损失巨大。 那么到底要怎样才是真正的节俭? 《韦伯格英语大辞典》将“节俭”一词定义为“以资源使用的经济性为特征”。就是说,节俭的关键是资源,而资源的关键不是指首次成本所花费的钱或资产,指的是整个动态周期中的资源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