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守财理财经:幸福女人必修的经济学》
因为会花钱,会赚钱,会理财,吉利年纪轻轻,已经买下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她的房子在市中心地段,价值不菲,但房里的家具却绝对不昂贵,一点也配不上那套漂亮的房子。在吉利看来,家具这些东西买下就会贬值,在不能让她的财产增值的投入(消费)方面,她通常是尽量避免购买高成本的物品。只有在购买能增值的资产上,吉利才会出手大方,挑取更好的。 再后来,吉利把自己在中心地段的房子租了出去,简单的家具没有让吉利的花销增加多少,却让她的房子出租得异常顺利。她以每个月2000元的租金收入,跑到郊区花300元租了个舒适的小型套房,同时,她花3万元买了一辆奇瑞汽车。这样,吉利上下班方便,也自由自在。在她看来,汽车是典型的贬值物品,所以不必要花太多的钱来购买超过她需求的好车,对她这样的上班族来说,够开即可。而吉利租房养车的费用,完全由她在市中心那套房的房租来供养,自己的工资和奖金等各种收入完全不需要承担自己的行与住方面的消费。 吉利在方方面面都具备着像这样的花钱的时候同时还要赚钱的观念,如今的她,已经是一个拥有几百万资产的女孩了。 赚下这么多的金钱,吉利却并没有付出多少的努力,她至今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工薪族,但过上了令很多同龄人羡慕不已的有钱人的生活。这就是花着钱来赚钱的手段带来的好处。 很多的成功者,对金钱和财富都有着不同的思考,他们将购物或是消费视为“生产消费者”。“生产消费者”这个词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两个词合并而来的。生产者赚钱,消费者花钱,生产消费者则是在花着钱的同时赚钱。简单地说,这些成功的人,他们往往是在花钱的时候寻找赚钱的机会。就像吉利这样!

我也曾接触过不少这样的人,时时发现生活中的商机,为自己赚取消耗了的金钱。 玲海原来只是某小县城一家企业的普通职工,她的父亲在省城干休所休养,她常在县城和省城之间跑。据说早些年,玲海每次去省城都不会空着手跑,端午前夕,她把县城的棕子叶扛一麻袋到省城,摆在地上就开卖,因为新鲜而便宜,一摆下就让人一抢而空。她逛街时,看到商城促销,一个足球仅售12元,便想到县城里卖的足球质量还没这个好,却要五六十元一个。她随即以11元的价格一次性跟商场买了100个足球,回到县城她以40元的价格很快在各个中小学校之间把100来个足球一销而空。诸如此类的事,举不胜举。 玲海从来不会像有些人,到哪里出差或是办事,就只顾于出差办事,她总会利用一次出行的机会,不停地寻找商机。而这些商机为她赚取的钱,早超过了往返的车费用度。花着钱去坐车,而利用地区、时间以及物品的差异,不断地赚着看似微小的钱,却锻炼出了她最经济的头脑。后来她在县城开起了酒楼,成了当地有名的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