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美国创业家的传奇:我的成功你应该复制》
一旦这个网店开张并进入运转,我们希望各行各业的商家都能看到我们的相关报道,并主动与我们联系,愿意加入,委托我们的网站为他们出售礼品卡。我们还想着,也许能和商家谈谈条件,打个折什么的。然后我们自己再卖出去,以换取更丰厚的利润。 但所有这些想法都得在以后才能实现,只能是在好好展示我们的实力之后才行。为了开张,我们知道,必须搞点儿活动造造势--至少看起来要像有活动在进行的样子--以带动更多的活动。 既然我们的资金都用于购买存货了,要怎样才能在几周之内吸引到足够的客流量使生意运转起来呢?我们已经没有钱做广告了呀。 但以前,我也没有为笑与泪印刷公司打过广告--那时不也招徕了大批顾客吗?那时能行,现在也能行。 我们要利用媒体的力量。 自从《罗阿诺克时报》在我11岁时刊登了对我的第一篇报道后,我便看到了媒体的影响力,看到了媒体及其口碑效应是最强有力的一种广告。那些大型好莱坞片场和发行公司也许会耗资几千万美元去宣传一部电影,但他们也知道这些钱最终并不一定能让他们的片子叫座。一部电影的命运--不论是大鱼翻肚皮死翘翘,还是成为下一部爆炸性经典--都取决于观众席上嗡嗡的议论声--那是首映第一周就踏进电影院的观众们给出的珍贵评价。来自朋友的推荐--"一定要去看"或者"千万别看"、"很赞"或者"很逊"--一直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商业宣传模式,而且永远都是。 人们对大众媒体上的广告越来越不信任了,但新闻仍是新闻。媒体曝光便是创造口碑效应的渠道。
![第43节:利用媒体的力量(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02368786814.jpeg)
当纳特、兰迪和鲁斯兰为了将我的点子付诸现实而凑在一起疯狂地设计那些技术细节时,我则着手设计从未尝试过的大型媒体公关策略。 我知道我们能吸引媒体的注意。我不再是只有15岁的CEO了,我刚满19岁,再像以前那样在媒体上大打年龄牌肯定已经不吃香了。然而,如果生意够大,那么19岁也还是足以吸引到媒体。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有了另一大优势:年龄越大,简历也就越厚。报道不会再只是"商业成功案例中的年轻明星",而要改写成"打造过12桩成功生意的少年,推出了他最新和最大的公司"。 我知道这样行得通。不过,仅凭我一人之力显然做不到,至少达不到我们需要的规模,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我以前从没有和公关公司打过交道,不过现在是时候了。 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公关公司,以防哪一天需要用上这类资源时慌慌张张找不着北,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虽然备选的公关公司有好几百家,但我需要的是那种有宣传独特故事的经验的公司,而不仅仅是替财富500强处理危机事件的公司。我选中的公司叫"S&S公共关系公司"(网址为www.sspr.com),它的历史记录显示它做过许多有趣的产品上市活动,并拥有许多一流的大公司客户。这一家似乎正合我意,于是我就拨通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