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心灵导师最后的生命感悟:最后的日记》
"第二(有点复杂),人们有可能适应死亡吗?不要害怕,不要以任何形式自暴自弃。我们为什么要把生与死分开?死亡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死与生、生与死,它们是不可分离的。妒忌、愤怒、哀伤、孤寂与欢乐等情感被人们称为生活,这些情感也可以被称为死亡--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开呢?为什么要拉开它们之间的距离呢?是的,我们分得清清楚楚。我们可以接受老人死去,这是自然规律。但是,当年轻人因为意外或疾病而丧生时,我们会强烈抵触。我们会说这不公平,不应该这样。可见,我们总是把生与死分开。这是我们应该质疑并理解的问题--或者说,不要把它当作问题来对待,而要看看它的内在含义,不要浅尝辄止。"
![第19节:生的恐惧与死的真相(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03489850831.jpeg)
"另一个问题是时间问题--时间涉及到生活、学习、积累、行为、动作以及我们所知的时间的终结,即分离生与死的时间。从这里到那里,从‘是什么‘到‘应该是什么‘,只要存在分离与分化,就会涉及到时间。维持生与死的这种分化,对我而言是一个重要因素。" "只要存在分离与分化,就会存在恐惧,就会为了克服恐惧而努力寻求安慰与慰藉,寻求延续感(我们谈论的是心理世界,而非物理世界或现实世界)。时间将自我融合在一起,思想维系着本我、自我。只要人们能够从心理上真正理解时间与分离、分化的重要性,理解人与人、种族与种族、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分歧即可。这种分离与分化如同生与死一样,是时间与思想的产物。生中有死,意味着彻底改变我们的整个生存观念。在不涉及时间与动机的情况下,终结联系就是死中有生。" "爱无止境。爱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爱从不是私有的。一个人也许会爱上另一个人,但是当爱受到局限,转嫁到某一个人身上时,就不再是爱了。有真爱的地方,没有时间分化,没有思想分化,没有综合生活以及所有不幸、困惑、怀疑、妒忌、焦虑等的分化。人们必须对时间与思想给予很多关注。人类并非只生活在现在,这毫无意义。时间是过去、现在与将来。时间具有连续性,思想与时间密不可分。思想密切联系着自己创造并融合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