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心灵导师最后的生命感悟:最后的日记》
"他说:‘奇怪得很,在一次降神会上,通灵者提到了我的名字,还说我的妻子请她转达一条信息,而这条信息只有我和妻子两个人知道。当然,通灵者可能解读了我的思想,也可能我的妻子还活着。这个想法弥漫在空气中,这个我们俩之间的秘密想法。我也询问过其他人的一些经历,这些经历看起来都是那么虚无、那么愚不可及,其中也包括我从妻子那里获得的这条信息,它们是如此微不足道、毫无意义。‘我不想与你讨论人死后是否还能继续存在,我对此不感兴趣。有人说人死后生命依然延续,有人说人死如灯灭。这一矛盾说法--生命是继续延续还是全然消弭,从古至今,在各种著述中屡见不鲜。但对我而言,所有这些都不是重点。它依然是推测,是迷信,是对慰藉与希望的信仰与渴望。我并不关心这些说法。确实如此,至少我对这一点非常肯定。但是,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和你讨论一下这些说法的意义--有关生与死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否全然毫无意义、模棱两可、没有深度、没有重要性?无数人死去,之后又有无数人出生、生活、死去,我就是其中之一。我经常问自己:生与死的意义是什么?世界是如此美丽,我去过很多地方,与很多人交谈过,他们既聪明又有学问,然而他们终将也会死去。" "我已经走了很长的路,也许你愿意花费时间,耐心地与我讨论这个话题。" "怀疑是难能可贵的东西,它可以清理并净化思想。提问是怀疑的表现之一,它有助于明确调查。不仅要质疑其他人所说的话,包括重生、基督信仰与耶稣复活等概念,还要质疑亚洲世界普遍接受的生命的延续性。在怀疑与提问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地展开调查。如果人们能够避免先入为主,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而且要否定所有根深蒂固的东西,那么就不会有幻想。彻底远离幻想非常必要--幻想会欺骗我们,幻想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有幻想都是我们的消遣之物,如果人们能够认真起来,那么幻想将没有立足之地,也就不会受到信仰的影响了。"

"避免先入为主,并非一时一刻,而是要看穿所有的假象,这样思想就不会被假象所束缚,就不会因为人们虚构的死亡、神仙、宗教仪式等虚幻之物而困扰了。必须要在思想解放、正确判断的情况下,才能够切实地、从容不迫地探索日常生活与死亡的意义--存在与存在的终结。如果人们为此做好了准备,如果人们愿意,如果人们确实想要找出这个问题的真相(生与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认真调查),我们要从哪里开始?从生开始,还是从死开始?从生存开始,还是从我们所谓的生存的终结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