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
陈笛:“这样的话,衣服出厂价15美元,快寄费8美元,共23美元成本。” “但是,美国对衬衣进口有20%的关税,这又是3美元,再加每件衣服要支付1美元买进口配额。另外,在中国也要雇人负责协调和邮寄,每件要付5美元的费用。所有这些成本加在一起,一共是32美元。除了这些运输和关税成本外,刘向跟在中国的制衣厂裁缝的沟通速度也很关键,个性化服装必然意味着许多个人化的要求,这就要求刘向总能跟裁缝交流客户的信息和偏好。到今天有互联网、email、手机电话等通信工具,这些越洋通信不仅速度极快,只是几秒钟的事,而且成本几乎可以忽略,这为刘向的商业模式奠定了根本性的基础。 “可是,以前的人没有这么幸运。在容闳的时代,从纽约往上海传递信息的最快方式是通过海船,也就是要154天才能送到。1866年,纽约和伦敦之间开通电报线路,而中国跟伦敦的电报线路于1871年接通,随即,上海跟纽约间的信息传递速度从原来的154天降到4天左右。1901年电话开始进入中国,但直到1950年中国才有第一条国际电话线路。虽然那时候或说到1990年左右中国的国际长途电话和电报服务都有,信息传递速度跟上了,但电话费太高,即使到10年前,从美国打电话到中国,每分钟还要近3美元。为了说明一个顾客的特殊衬衣要求,你可能要在电话上说10分钟,花30美元的电话费。在这种通信成本下,横跨中美来经营个性化服装制作业务,难以成功。好就好在今天的越洋电话费只有3美分一分钟,而email的费用基本为零,这样,美国这边客户的信息和个人偏好,不到一秒钟即可免费送到在上海的裁缝那里,如果有疑问或出现差错,又可打越洋电话沟通,很便宜。因此,在信息沟通上,刘向的商业模式的基础也完全具备,这就是为什么我极力鼓励刘向创办他的公司,我们也有参股。” 陈笛:“如果说每件衬衣的到岸价是32美元,刘向的出售价是多少?” “初步定在50到55美元。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决策。刚才讲到,现在美国量身定做的衬衣价格在70美元以上,但这个市场很小,只有那些相当有钱的人才买得起。我跟刘向说,如果他要成功,必须把价格压下来,否则难以扩大市场规模。他的核心目标,是要让美国中等收入的人也能买得起量身定做的衣服,而不是只有高收入的人才买得起。因此,刘向根据自己读MBA时学到的市场调查技巧,做了很多市场问卷,他发现,多数中年人觉得55美元可以承受,再高就显得贵了。”
![第30节:跨国经营个性化服装(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05243614327.jpeg)
陈笛:“这很有意思,原来产品定价还有科学基础的。不过,这听起来似乎太容易了,我还是有些怀疑,为什么这个事其他人不做?” “说的对,裁缝、服装是一个很老的行业。但是,我跟刘向说,判断创业成功与否的标准跟以往不同,就像咖啡店业务很老了,但照样可以出星巴克这样的现代成功企业一样,关键在于赚钱模式;如果你今天只是通过一件一件卖衣服来赚钱,那的确跟传统裁缝店没区别,就是一种失败;如果你把你的跨国个性化服装制作业务的流程都标准化,使其可复制性很好,也就是使生产规模能像星巴克那样不断地扩张,那么,即使近些年公司会亏损,但你的公司照样会值很多钱。换句话说,你赚钱的方式不在服装本身,而在于使你的公司股权很值钱,靠最后卖掉你的公司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