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16)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未来10~15年,看起来美国很可能还会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而且全球化还将进一步加强这种领先优势的重要意义。例如,随着中国、印度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美国的硬件、软件及互联网公司将会在中、印两国占尽先机。2004年,印度每百人平均只有一台微机,网民比例仅为3%,而中国每百人微机拥有量为4台,国民上网比例也不过7%多一点。到2020年,中国的数字化程度与无线技术普及水平至少相当于今天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水平,而印度同样也会实现实实在在(如果小一点的话)的跨越。届时,美国公司将会为他们提供最新一代技术——尽管很多产品与技术可能来自其海外分支机构——以及相伴而生的IT服务。 这些技术包括从供应链管理到产品开发与营销的各个领域,本身就是支持全球化的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未来10~15年,随着各种产品全球性市场需求的继续增长,那些广泛融合、成功利用IT技术的制造、零售及金融服务企业,在满足这类需求方面,就会处于的最佳位置。与其他发达大国的典型跨国公司相比,在这些方面,美国的全球性企业眼下又一次具备了自己的独到优势。 然而,美国在先进技术方面的最大优势并不在于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而在于美国人对这些技术的利用方式。与大多数人来自经济学常识的判断截然不同,美国与欧洲一连串的研究表明,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国家,在IT技术上投入多少对其生产力水平几乎没有影响。过去10年,欧洲企业IT方面的相对投入与美国企业不相上下。但是,美国大量应用IT技术产业的生产力水平每年提高3~4%,而在欧洲根本就没有变化,甚至还有轻微下滑。 一个原因就是美国企业的管理方式不同,而且看起来这种管理差异已经导致了技术利用方式的不同。例如,美国企业的员工薪酬与职位提升更多地取决于工作绩效,这就有意无意地形成了一种有力的激励,鼓励经理与工人从自己掌握的IT技术中追求更大产出效益。相形之下,欧洲与日本各大公司仍然一如既往地把员工的薪酬与升职建立在工作年限与工会条例的基础上。欧洲与日本经济制度上还有其他一些僵化刻板之处,导致企业难以从IT投入之中获得很多收益。比如,这些国家的劳工法律与社会惯例严重制约了企业用工自由,对大多数工人,企业都无法解聘他们或重新安排岗位,因此,这些企业的国内生产经营重组计划时常遇到障碍,无法获得IT投入的效益。所以,一家法国或意大利公司可以投资开发一套最先进的会计软件或自动电话系统,但是他们最终将会发现,根本无法让现在的会计或话务员走人,哪怕是给他们重新安排岗位都不行。 企业引进新技术时,员工的教育程度也会影响他们的适应能力。这里有一组会让很多美国人大吃一惊的数据:世界银行报告指出,美国成年人接受正规教育的平均时长超过12年,而意大利成年人只有7年,法国不到9年,英国、日本及德国也都不到10年。完成中等教育之后,继续接受教育、培训的美国年轻人的比例比其他国家高出很多——美国为69%,欧洲主要国家与日本的这个比例是45~48%。 几年前,法国政府力图对劳工保护政策进行温和调整,法国青年不惜一切代价,坚决维护工作稳定,由此爆发严重骚乱。尽管如此,未来1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某些差异可能还是会逐步减小。过去15年,欧洲青年大学入学比例急速攀升,而且这种势头还在持续,大学录取比例直追美国。欧洲与日本很多大公司,在全球市场参与程度很高,其生产力水平与任何美国企业相比都毫不逊色,这也是毋庸置疑的。美国企业领袖一定都还记得,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积极学习索尼与丰田生产制造过程中节俭、优质的基本原则。此外,那些借助IT推动、经营最为成功的美国公司的最佳实践经验也在快速传播。沃尔玛是全球盈利水平最高的零售企业,信息技术密集程度也最高,2005年沃尔玛收购了英国第二大零售连锁企业ASDA,而英国第一大零售企业Tesco随之就迅速借鉴、吸收了沃尔玛的很多经营模式。
更多阅读
第75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5)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尽管短期内印度不会成为另一个中国,不过印度具有实现经济稳定进步的潜力。过去四年来,印度行政许可与产品控制的陈腐管制制度缓慢瓦解,官僚体系对创办企业的牢固控制趋于放松。电信与
第74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4)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今天的印度电影业很像上世纪30年代签约巨星制度正处巅峰的好莱坞,由极具英雄色彩的人物统治,1994年的世界小姐艾西瓦娅?雷(Aishwarya Rai)和恶名昭彰的坏孩子沙尔曼?汗(Salman Khan)就是
第73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3)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印度的软件及IT服务企业构成了该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部门。这个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不比医药行业多——只占印度雇员总数的0.1%——2005年该行业的总收入为285亿美元,超过GDP的3.5
第72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2)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在丰田、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引领下,一些外国汽车制造商已经把印度作为某些零部件来源地,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印度汽车零部件出口年均增长达到25%。不过,以2006年28亿美元的出口额,在
第71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1)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印度的问题并不在于未来10~15年能否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在于能否维持足够快的经济增长,取得必要进步,最终成为一个全面繁荣、彻底实现现代化的经济体。印度显然具有经济活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