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13)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如今,美国的外贸依存度仍然只有其他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2006年,美国进出口总额占其GDP的28%,相当于欧洲主要国家56%的一半。

  即便如此,美国也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与德、法、英、日等国相比,未来10~15年,美国的这一地位还会更加突出。这个判断与认为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就是所谓的“胆小鼠辈”(Chicken Little)的观点截然不同,他们认为美国的外贸需求根本不行,而且正在走向衰退。这一观点根本就是大错特错,这种意见甚至在美国官员当中也有市场,他们的这种反应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前景。我们不妨看看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一个最显著、最重要的鲜明对比:2004年,超过44%的美国出口商品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有力推动了全球经济增长与相互融合,而这些国家对美出口超过美国进口总额的50%。相形之下,欧盟15国虽然占了世界经济剩余部分的大头,但是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15%,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只占进口总额的20%。相反,欧盟接近3/4的出口份额进入其他欧盟国家,也有超过2/3的进口来自欧盟内部。

  美国进出口总额占其GDP的比重低于欧盟,原因不仅在于偶然因素,而且在于美国企业拥有庞大的海外分支网络,可以直接在海外市场生产销售。虽然说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给美国(及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风险,但是这个结果源自美国旺盛的消费需求,而不是不去分析经济数据的评论家们担忧不已的所谓美国竞争力减退造成的。

  未来10年,如果缺席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任何一个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表现良好。除了不断拓展全球贸易网络,美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及其经济领域的参与程度也在持续提高。从1995到2003年,约有28%的美国直接海外投资投向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接近德国的两倍、法国的三倍、英国的四倍。在发达经济体中,只有日本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比例与美国相当。

  几年之内,中国就将成为对所有发达经济体都具有关键意义的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差异更加明显。2003年(最新国际统计数据),中国吸收了美国全球直接海外投资的3%,超过美国对所有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总和的11%。当然,数额仍然不是十分巨大,但是已经超过任何欧洲国家在中国直接投资的10~20倍,而且美国投资额还在快速提高。即使按照全球直接投资比例衡量,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份额也是德、法、英等国企业的2~4倍。未来10年,随着中国及其他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日趋成熟,在这些国家市场上立足最稳、地盘最大的西方公司将会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开拓快速成长的市场,获得最大回报。

  考虑到40年前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微弱地位,美国现在对全球化的全盘接受实在是极不寻常的成就。显然,美国各大企业已经成功适应了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例如,20世纪70年代,能源价格出人意料地急剧飙升,美国生产力水平随之下降,许多经理人目光转向亚洲与拉美地区,开辟新市场,寻求降低其他成本的有效途径。到了八九十年代,许多此类市场快速发展,经济规模不断增长,更多的美国企业纷至沓来,不仅在这些国家生产成本低廉的产品,而且就在这些市场上进行销售。欧洲主要经济体及各大企业经历了同样的变化过程,而且一开始他们就具有更为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市场也更加熟悉,然而,他们在这些快速增长、持续发展的市场上一直保持了很低的参与程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可以有许许多多种解释。美国人可以更自如地应对全球化,因为美国的人口结构与文化传统更加多元,而且,至少在最近这些年,面对日益增长的种族多样性,美国人通常的处理方式比欧洲人更加冷静。除了迅速、彻底地适应全球化,美国企业的选择余地也许要小得多,因为美国的管制措施与贸易保护相对较弱,由此导致国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适应新形势,美国企业面临的障碍肯定少得多,因为他们无需对付法、德等国种类繁多的管制政策与法律法规,正是这些政策措施,严格限制了企业按照自己意愿实行重组、解聘员工的灵活性。或许,美国企业只是简单地沿着美国军事及地缘政治力量的路线发展前进。不管应该怎样才能准确地解释这个现象,反正美国经济一直都在按照某种方式发展变化,这种方式在全球化时代创造了真正优势,而且优势还在进一步增强。这是美国之幸,因为没有什么政府计划的实施,也没有哪个政治人物的许诺,可以阻止,甚至显著减缓全球化进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2514.html

更多阅读

第75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5)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尽管短期内印度不会成为另一个中国,不过印度具有实现经济稳定进步的潜力。过去四年来,印度行政许可与产品控制的陈腐管制制度缓慢瓦解,官僚体系对创办企业的牢固控制趋于放松。电信与

第74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4)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今天的印度电影业很像上世纪30年代签约巨星制度正处巅峰的好莱坞,由极具英雄色彩的人物统治,1994年的世界小姐艾西瓦娅?雷(Aishwarya Rai)和恶名昭彰的坏孩子沙尔曼?汗(Salman Khan)就是

第73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3)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印度的软件及IT服务企业构成了该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部门。这个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不比医药行业多——只占印度雇员总数的0.1%——2005年该行业的总收入为285亿美元,超过GDP的3.5

第72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2)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在丰田、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引领下,一些外国汽车制造商已经把印度作为某些零部件来源地,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印度汽车零部件出口年均增长达到25%。不过,以2006年28亿美元的出口额,在

第71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1)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印度的问题并不在于未来10~15年能否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在于能否维持足够快的经济增长,取得必要进步,最终成为一个全面繁荣、彻底实现现代化的经济体。印度显然具有经济活力,但

声明:《第63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13)》为网友沉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