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6)

 第56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6)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10多年后,苏联解体,一系列更加激进的政令得以发布,中国经济的核心力量发生深刻变化,自此执政党徒有共产主义之名。为给私营企业开辟国内新兴市场,江泽民开始从服装、家具、玩具、家电等政治重要性较低的行业领域撤出资本。中国甚至采取了更具革命性的措施,向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开放这些行业,第一次允许老百姓从乡村迁移到城镇,为外资企业的劳工需求提供了大批生力军。借助上述法令的力量——以及凭着很快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之一的美好前景,吸引西方跨国公司急切进入中国,占领一席之地——中国并不只是简单地把自己发展成为西方公司不可抵挡的巨大诱惑。根据中国领导人的要求,最初转移到中国的西方技术只能出现在合资企业,以此掌控发展进程,从而迫使那些全世界最富有、最老练的西方公司成为中国下一代经理人与企业家的培训基地。在正常经济发展过程中,这是另一个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发展阶段。

  如果没有当代全球化,这种战略的实施及其导致的结果都是无法想象的。中国的巨大进步差不多全部来自美国、欧洲及亚洲其他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企业经验的输入。结果就是,今日中国几乎任何现代化的先进事物,不是为外国所有,就是以外国为模板。中国经济大幅增长,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劳动力获得解放,为美国、欧洲、日本、台湾、韩国及其他几个先进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器官捐赠者——主要企业的投资经营提供了劳动力配置机会,另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以外国企业为榜样,兴办本土现代企业,或者改造传统中国企业。即使这样,绝大部分中国人迄今或者栖身于原始落后的农业生产,或者供职于勉强糊口的小型企业,依然过着穷困不堪的生活。

  中国的经济进步,除了具有选择性依赖其他国家的特点之外,本身还是一个政治成就。中国领导人冒险做出开放决定,大规模引进外资,为外企提供数以千万计的低薪工人,大胆开放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开放程度超过任何发展中大国。但是,中国承担的现实风险十分巨大,因为领导层选择的这一战略的实施,造就了高度发展的制造业,促进了许许多多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其他地区远远落后,社会、经济设施也无法跟上发展步伐。从效果上说,中国部分地区的发展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由此造成的失衡与畸形超出一国之内的容忍限度。未来10年,中国领导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发展不平衡问题,消除畸形发展现象,那么这个问题必将危及中国的后续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引以自豪的经济、社会纪律约束。

  中国制造业能力高达发展,经济发展因此呈现勃勃生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不平衡的核心问题在于强大的制造业经济与落后的农业经济及农业社会之间的巨大鸿沟。中国的发展进步主要依靠先进经济体的产业转移实现,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各种因素处于经济真空之中,与维持经济微妙平衡(经济学家所谓的“均势”)的其他因素之间没有强有力的天然联系。这不仅把中国制造业勃勃生机质押在海外制造商手上,因为他们说不定哪天就会迁移到印度或孟加拉,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说,由于经济结构的严重不平衡,中国发展综合性国民经济变得更加困难,而这恰恰又是一个大国保持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所必需的。

  在一个正常发展的经济体之中,随着制造业的日益发达,制造业所依赖的其他经济部门——产业工人、经理人;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其他企业;分销渠道及金融机构——也会一道发展,日趋精细,特别是可以对相互之间的需求做出及时响应。在美、德等国核心产业自然而缓慢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为制造企业加工零部件、提供配套服务的第二企业梯队,而且还有一个为所有梯队当中收入日增的工人提供产品与服务的第三企业梯队出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2521.html

更多阅读

第75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5)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尽管短期内印度不会成为另一个中国,不过印度具有实现经济稳定进步的潜力。过去四年来,印度行政许可与产品控制的陈腐管制制度缓慢瓦解,官僚体系对创办企业的牢固控制趋于放松。电信与

第74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4)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今天的印度电影业很像上世纪30年代签约巨星制度正处巅峰的好莱坞,由极具英雄色彩的人物统治,1994年的世界小姐艾西瓦娅?雷(Aishwarya Rai)和恶名昭彰的坏孩子沙尔曼?汗(Salman Khan)就是

第73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3)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印度的软件及IT服务企业构成了该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部门。这个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不比医药行业多——只占印度雇员总数的0.1%——2005年该行业的总收入为285亿美元,超过GDP的3.5

第72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2)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在丰田、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引领下,一些外国汽车制造商已经把印度作为某些零部件来源地,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印度汽车零部件出口年均增长达到25%。不过,以2006年28亿美元的出口额,在

第71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1)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印度的问题并不在于未来10~15年能否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在于能否维持足够快的经济增长,取得必要进步,最终成为一个全面繁荣、彻底实现现代化的经济体。印度显然具有经济活力,但

声明:《第56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6)》为网友侢見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