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5)

 第55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5)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躲在影响深远的经济不均衡背后的,正是中国现代化独一无二的实现方法。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但是,为了适应全球化的要求,中国采用的发展方式,不但会让国民在今后很长时间内继续贫困,而且,未来10年,也会产生可怕的经济压力与经济畸变,最终带来严重问题。为了支持工业现代化,中国家庭丧失了免费医疗保险,这种情形还能持续多久?只要国有银行仍然还要贷款支持经营粗放、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中国领导人如何促进大批有竞争力的本土企业不断涌现?

  中国的经济成功完全依赖全球化实现,这与所有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路线形成鲜明对比。美国、日本、欧洲各国以及亚洲四小龙,经济建设都只有一个途径,主要就是依靠自身发展,历时许许多多个十年才告完成。在整个19世纪以及20世纪大部分时间,即使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额日趋庞大,但是由于经常受到高额关税壁垒的阻隔,海外投资只能困守本国,新兴技术也多局限于其所发源的某个行业,很难参与海外竞争。根据各国独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行为习惯、传统规范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同特点,美国、德国、日本甚至韩国,都是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寻找到最适合本国的工商业发展路线。经过大规模的反复试验——这是市场发挥作用的通常方式——各国逐步整合了本国的政治、社会制度与设施,包括公路网络、卫生体系与法定权利、司法执行等内容,以此帮助建立企业融资所需要的资本市场,发展产业工人形成生产力所需要的教育体系,提供整个社会有效运行所需要的公共产品。无论哪个国家,实现这些目标都需要很长时间,有时甚至长达几个世纪,因为直至找到满足本国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办法之前,谁也不知道现成答案。上述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各国创造的发展经验与国民财富在国民经济的不同部门之间、在居民构成的不同阶层之间传播扩散十分缓慢,因此,除了中国,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是伴随着中产阶级的逐步崛起而完成的。

  唯独中国的飞速进步不能归功于这种正常而缓慢的经济发展,而应该归功于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政治决策。在这个方面,严格说来,中国的最大优势不是经济,而是政治。中国一直保持威权体制,领导层拥有强大的政治权力和决策能力,也能得到社会的普遍拥护,这在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是难以想象的。这种独一无二的威权体制,为中国提供了大国之中绝无仅有的政治能力与社会纪律,不管现代化进程将会颠覆亿万百姓的正常生活,还是会产生能量强大的利益集团,中国都可以推动现代化进程一路猛进。

  1978年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现代化迈出了决定性的第一步。此前,中国与统治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进行了长达10年的痛苦争执,本身也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混乱状态走出。随着中美关系重新走向缓和,邓小平宣布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放松粮价控制、允许农民创办小型企业开始。日本研究当代中国的著名历史学家国分良成指出,从那一刻开始,中国向西方市场机制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中国领导人战略决策的一个组成部分,目标就是远离苏联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结果,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合法性,途径就是推动经济增长,进而增强国家实力。从一开始,中国试探性地引进资本主义,根本就是一项政治决策。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遵循这个模式。最早采取的改革措施没有转向,原因就是中国农业逐步实现了从土地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进化发展的转变,或者因为由承包人组成的中产阶层正在广大穷乡僻壤萌芽、形成。这是高层决策的结果,为的是提高农村生产力,由此导致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小型乡镇企业,为国有企业提供有力补充。随着中南海领导层颁布一系列法令,约有一亿农民失去土地,10年之内,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又转移到生产力水平更高的其他经济领域。任何其他国家此前经历的类似进程,都是通过经济正常发展的自然推动而实现的,花了几代人的时间才告完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2522.html

更多阅读

第75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5)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尽管短期内印度不会成为另一个中国,不过印度具有实现经济稳定进步的潜力。过去四年来,印度行政许可与产品控制的陈腐管制制度缓慢瓦解,官僚体系对创办企业的牢固控制趋于放松。电信与

第74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4)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今天的印度电影业很像上世纪30年代签约巨星制度正处巅峰的好莱坞,由极具英雄色彩的人物统治,1994年的世界小姐艾西瓦娅?雷(Aishwarya Rai)和恶名昭彰的坏孩子沙尔曼?汗(Salman Khan)就是

第73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3)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印度的软件及IT服务企业构成了该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部门。这个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不比医药行业多——只占印度雇员总数的0.1%——2005年该行业的总收入为285亿美元,超过GDP的3.5

第72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2)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在丰田、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引领下,一些外国汽车制造商已经把印度作为某些零部件来源地,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印度汽车零部件出口年均增长达到25%。不过,以2006年28亿美元的出口额,在

第71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1)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印度的问题并不在于未来10~15年能否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在于能否维持足够快的经济增长,取得必要进步,最终成为一个全面繁荣、彻底实现现代化的经济体。印度显然具有经济活力,但

声明:《第55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5)》为网友树深时见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