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还是根据麦肯锡公司测算,今后30年,美国服务业将会有接近5%的工作岗位通过外包转移到别的国家。这就意味着,当今从业人员超过1.08亿的美国服务行业,今后每年都会流失225 000个工作岗位。 有些时候,美国人,还有欧洲人、日本人,把自己的医疗服务外包到其他国家,利用外国资源节省医疗成本。这种做法,已经不再只是到瑞士去做最好的整容手术的那些美国富豪的专利。如今,更为典型的情况是,美国老人跨越国境,到墨西哥、加拿大去看昂贵的牙科,美国医疗保险是不管这些疾病的。也有一些美国人到中东、亚洲地区接受器官移植,有些日本中产阶层也会到美国实施试管受孕。目前还没有这些情形的准确统计,不过,为给那些医疗游客提供服务,已经出现针对外国医院的私人“认证”机构,这也足以说明此类需求十分旺盛。国际联合认证有限公司(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Inc.)就是这样一家私营企业,亚洲、欧洲及中东地区的80家医疗机构已经获得该公司认证(他们也向国外医疗机构提供有偿咨询服务,指导这些医疗机构如何获得认证)。安?洛姆巴蒂(Ann Lombardi)是亚特兰大的一名旅游代理商,她在德国接受白内障手术,结果发现省了4 000美元。回国之后,她就在北卡罗来纳州成立了欧洲医疗旅行有限公司(European Medical Tourist, Inc.),安排那些为了省钱的患者,到德国、比利时及法国接受治疗。类似业务在英国由来已久,一些英国公司早就帮助本国居民到法国、匈牙利、马耳他、印度、拉脱维亚及其他国家接受外科手术,从而避免了接受英国国民医疗服务制度安排而必须忍受的漫长等待,也不需要支付英国私人医疗服务的高昂费用。 一些美国企业正在努力削减医疗成本,他们也瞄准了这个方向。比如,北卡罗来纳州的蓝岭纸业公司(Blue Ridge Paper Products),就是自己负责提供员工医疗保险待遇,他们把员工送到印度新德里接受手术,节省了很多成本。佛罗里达州的一名医疗保险业务经理,负责一项联合团体计划,其中就把一家泰国医院作为该项计划首选医疗机构。此外,好几家《财富》500强企业最近也在研究与海外医院签署批量医疗合同的可行性。

而且,全球化进程绝不会停滞不前。未来10~15年,西方国家服务业工人还将受到另一种全新外包形式的冲击。未来服务业外包将以分片模式出现,在这种模式下,中国、印度、墨西哥(也许还有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秘鲁、摩洛哥)等国工人,可以分头处理那些大型复杂业务的一小部分,比如审看X光片、运行税务程序、分析企业数据等,这些工作都可以通过全球信息网络轻松实现。用不了几年,在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及企业管理等领域,中国、印度、墨西哥等国就会出现人才短缺。届时,这些国家就可以培养年轻人,负责完成这些工作的某个细小环节。此外,向其他国家提供分片外包业务的美国公司,将远不止现在占据这项业务主导地位的少数几家跨国公司。未来10年,数以千计的欧美医院、会计公司、金融机构将会发现,通过信息系统,经过面向各个分散业务环节专门培训的全球各地员工,连成网络,协同工作,这是切实可行的。 分片外包伴随着数据处理与呼叫中心技术出现,发展时间还很短,不过,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制造业外包发展相比,服务业分片外包发展速度要慢一些。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语言障碍,因为转移到低工资国家的大部分服务业工作,都涉及各种形式标准信息的沟通交流,这通常需要外包商与委托商(及其客户)使用同一种语言。通用电气、美国快递、英国航空及微软公司,数据处理及呼叫中心外包商不在中国、巴西,而在印度,原因就在于此。英美企业在欧洲、日本的分支公司也是一样。在美国,由于讲西班牙语的客户市场发展很快,因此墨西哥已经成为美国公司及其欧洲、日本分支机构呼叫中心外包业务的另一个首选地。出于同样原因,德国西门子公司、汉莎航空公司与法国电子巨头汤姆森公司,及其在美国的几十个子公司,纷纷选择在捷克建立呼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