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权威教育专家助你立志:立志要趁早》
于是这一次,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坚持了下去。妈妈带我认识到了学习乐器需要的那种长久的动力,不是羡慕,也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演奏出那天籁般的声音。 到现在我练长笛已经有七年了,中间为了学业也有过不少次停顿,可是我知道这将会是相伴我一生的乐器。

从我出生,父母就陪在我身边,看着我第一次笑,走第一步路,看着我第一次走进幼儿园,第一次拿到三好学生奖状。我所走过的每一步,旁边都有他们呵护的身影,正是因为有他们在,我才能一步一步笑着长大。 随着我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决定,爸爸妈妈对我的影响也慢慢地小了。他们从以前主宰我生命中的一切,到现在常常因为意见不一致跟我发生争吵,虽然最后还是让着我。我长大了,他们也老了。既然选择了出国,那将来可能也不一定有太多的机会见他们,所以趁现在还和他们在一起时我要好好对他们,多陪陪他们。即使出国了,我也会让他们知道我一直想着他们的。 我自己的电影 我的生活就是我的电影,这部电影主角是我,观众也是我,但是编剧、导演呢? 电影之一:家庭生活 编剧:爸爸,妈妈 导演:爸爸,妈妈 演员:我 小时候的我,在家里,是一个悲惨的演员,一切都在导演、编剧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演出。 小时候,他们为我安排了许多兴趣学习班,我三岁去学小提琴,五岁开始每天晚上在阳台上背古诗给妈妈听,八岁的时候又开始学国画。那时候的我的确要感谢他们的安排,如果不是他们要求,小时候的我肯定不会用心去学什么技能的,肯定就会在耍闹中荒废了。 到了高中之后,我仍然在他们的要求下努力考进了南京外国语学校唯一的实验班。 课上到高二时,我发现我的同桌整天从早到晚都捧着书看,除了数理化,其他的课他一概不听,专心看他的书,做他的题目。某天我终于忍不住问了:"你每天都不听课,看什么书呢?小说啊?这么好看?""不是啊!"他看了我一眼,给我看了书名:《物理竞赛题典》,"你就为了做题其他课都不听啊?考试怎么办?""其他课听不听都那样,考试前复习复习,通过就行了,7月份就物理竞赛了,这次再拿不到保送就没机会了。" "……"当时的我很无语。 班上的同学们,虽然都是在努力,但每一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和理想,并且是向着这目标和理想努力的,有的同学主攻学科竞赛,无论什么课,都埋头在数理化的世界里;有的同学决心出国,于是干脆请几个月的假,独自在家里准备申请的材料,以及出国的考试;有的同学却是准备走高考的道路,于是每一节主课、副课都认真听讲认真记录,那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都在走着别人安排的路,却没有去想过自己喜欢的、想要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