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培养企业的创造型人才:让思维再创新》
老者死之前,把他的家产分给四个儿子,一人一份,分完,乘鹤西去。 四个儿子共同经营这个“同药堂”,一个儿子一股。 它就是中国最早的股份公司,比荷兰的“卡孟达”贸易股份公司要早得多。 在这个股份公司的经营过程中,老大、老二、老三勤勤恳恳做事,老四吃喝嫖赌,声色犬马,把自己那一股份给退了出来,于是同药堂的发展就少了四分之一的资本;老三因家有急用,后来也退了自己那份股 ,这同药堂又少了三分之一,老大老二干脆分开经营,偌大一个同药堂就这样惨淡经营,成了“小老树”。 大多数的中国民营企业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今天的不少民营企业,特别是家族式民营企业大抵如此。 1992年市场经济大潮下海的一批知识精英,一起搞了个什么科技公司,共同奋斗,共同创业,一旦有了规模,就又分开成立几个小公司。 问题出在哪里?制度的设计没有创新!西方的股份制,在一开始的制度设计上就创新,最关键的一条是:“一旦入股,不许退股。 ”不要小看这一条,它能够保证公司的资本不会分零,不会微分下去,不会退股减少。 后来,这个制度一直在创新。 人们要问,一旦这个公司出现败象,我又不能退股,怎么办?于是,又设计了一个叫“股市”的东西,可以把自己的股票弄到股市中进行柜台交易,把风险转移出去,规避风险。 股市的功能和规则又不断创新和完善,还可以投资,还可作经济的晴雨表。 这就是企业制度最大的创新创造。 其实,整个企业的制度,在生产方面、分配方面、流通方面、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在进行着不断的创新设计和健全、完善,它就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再上新台阶。 我们的改革开放,就是一场伟大的创新创造运动。 从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开始,从“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省的小岗村18位农民冒死分地种开始,从农村到城市,到全面的改革,已经30年了,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一个30年我们改革开放的路怎么走?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前无古人,既光荣又艰巨。 中国共产党一直要执政到共产主义,中途不能换的。
![第32节:三、创新无限(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14281762871.jpeg)
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还可以按列宁说的,是“资产阶级的两只手”,轮流执政,是一只手举起来,一只手放下去。 2009年1月20日起,共和党作为在野党了,它过四年还可能东山再起,再成为执政党,如同唱戏的,粉墨登场,“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我们党要执政到共产主义,就要求我们的党自身的建设要创新,才能领导全中国持续地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