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培养企业的创造型人才:让思维再创新》
破坏一个旧世界,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 张瑞敏的海尔,当年演出了破坏性的“砸冰箱”,创新了一把,才有今天海尔产品的高质量。 一旦创新成功,能够加强和提高企业现有的竞争能力,保护企业;但同时,也是对企业现有技能和资产进行毁坏和破坏,即所谓不破不立。 受抵制性创新活动常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排斥、压力和抵制。 习惯于原有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人们,往往不欢迎任何改动和变革,有的是触动了自己的利益,有的害怕有风险,所以,会以种种方式加以抵制。 许多人都很谦虚:“我的水平不高,我的能力不强。 ”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这样谦虚:“我思想不解放,我不创新,我很僵化,我很保守,我简直就行将就木了。
![第18节:二、创新之意(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14687892919.jpeg)
”就是思想不创新、很僵化、很保守的人,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还可能指责人家。 对于我国30年来的改革开放,也有为数不少的人从左和右两个方面予以指责:有的全盘否定,要我们完全回到“毛泽东时代”;有的要我们完全走到西方那儿去;抵制改革开放的人也是有的。 偶然性或机遇性人们经常把创新想象得太高深、太神秘、太复杂,从而阻碍了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的产生。 其实,创新、甚至是伟大的创新往往都是很简单的,有的是偶然的。 多年前,一家酒店生意很好,一部电梯显然不够用,打算增加一部。 于是请来了建筑师和工程师研究如何增设新的电梯。 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每层楼打一个洞,直接安装新电梯。 方案定下来之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的前厅商谈工程计划,他们的谈话恰巧被一位正在那里的清洁工听到了。 清洁工对他们说:“每层楼打个大洞,肯定会满屋尘土飞扬,弄得乱七八糟,我太难打扫了。 ”“那是难免的!”专家们不屑一顾地回答。 清洁工又说:“动工时最好把酒店关闭些日子。 ”专家不以为然:“那可不行,关门一段时间,别人还以为酒店倒闭了,再说也会影响收益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是我,会把电梯安装到大楼外面去。 ”听了清洁工不经意的一句话,工程师和建筑师相视片刻,不约而同拍案叫绝。 于是,人类第一部室外电梯就这样诞生了,这是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创新。 这种创新是偶然的,但是,偶然中有必然。 也许,清洁工的一句不经意的话是偶然的,但是,两位专家经提醒后决定实施,这是必然的,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