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培养企业的创造型人才:让思维再创新》
有了规则,就有了思维的基础。 还有很多的子规则,在很多子规则下,就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思维。 人类所有的思维,都是在建立各种各样的规则。 人类以前不认识宇宙,在众多的科学家的思维和实践下,才找到宇宙无限的规则。 这些科学家的每一个思维,也是由一些规则构成的,不是无中生有的。 因此,有了问题就有了思维的基础,有了规则,就可解决问题了。
![第6节:二、思之有“路”(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14637374300.jpeg)
第三,规则必须有大量忆块的参与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思维。 任何一种思维都必须有大量的忆块参与,你思考问题,就是在规则的指导下,对忆块的一种定向组合。 思考甲问题,大脑就会调取与甲有关的忆块,大脑内能够调取的忆块越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就越准。 有学者认为,为什么有的人对一个问题、一项活动考虑不到,为什么同一件事,别人做得很好,你做得不好,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某人的大脑里缺少一点东西,这个东西不是别的,就是你没有做好关于这事的忆块,没有好的忆块,就没有好的思块,没有好的思块就不会有好的行块(行为)。 大脑内的忆块越多,忆块质量越高,生物钟功能越好,你的思维结果就越好,有了一个好的思维结果,就会有好的行为出现。 思路重要,思路决定出路。 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现象中得到了什么?牛顿见树上的苹果掉在地上、砸在头上,他想到了什么?苹果熟透了为什么不向天上去?为什么不在空中横着飘?他想到了地球有引力,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人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说:“我没有什么诀窍,只不过是对于一件事情做长时间的思索罢了。 ”力的最终来源在哪里?牛顿的思路到了上帝那儿去了。 思维重要,积极的、高水平的思维(智慧)、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让人类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 思维上的创新,才有行为上的变革。 林语堂讲,思维即财富。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就经过了“10年的沉思”。 他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著名昆虫学家柳比歇夫说:“没有时间思索的科学家,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他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挤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那他最好是放弃科学。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思维、感受、实践与创造。 思维是人自身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包括对人的身、心与形。 身体、心理、精神会产生疾病,其实,思维也会产生疾病,而且会导致其他多种疾病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