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方法总比问题多,不找借口找方法(9)



系列专题:《职场成功第一法则:做不抱怨的员工》

  只有得到老板想要的结果,才能够得到老板的认可,才能够证明自己,所以,我们工作中所有的付出和过程只是一个铺垫,要证明自己,就必须靠结果说话。

  没有任何借口,对结果负责,是每位员工应具备的工作态度。因为“结果第一”是每个公司发展的原始动力,也是每个老板衡量员工的重要标准。

  2000年,全球汽车市场一片萧条,日产尼桑公司也因此陷入了困境。危机关头,公司高层空降了在法国有着“营救大师”之称的卡洛斯·戈恩,期待他妙手回春,拯救日产!

  在戈恩正式上台的就职演说中,他面对日产公司的所有股东和员工,面对众多的新闻媒体,做出了一个“180”计划的承诺:“1-8-0”。这三个数字分别代表了日产将实现的三个目标:截至2004财年,全球销售量增加100万台;运营利润率达到8%;汽车事业净债务为0。

  戈恩在演讲台上告诉所有人:“我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如果任何一点没有做到,我就出局!在这三个目标前,我没有说一个‘假如’:假如有了支持、假如经济环境良好、假如日元汇率降低……我决定,不管任何情况,都要实现我的承诺,并承担全部责任!”

  戈恩说到做到,日产不仅扭亏为盈,而且效益蒸蒸日上!业界为之震惊。

  有记者问戈恩:“为什么在一上台之初就要坚定地锁定目标,不给自己留后路?”戈恩回答说:“人们喜欢结果,因为它简单,谁都能明白,谁都可以去衡量。我们执行要求,得到结果,然后老板兑现承诺。没有任何借口,一切为了结果。”

  >> 没有结果的努力是无用功

  企业靠业绩生存,个人也要靠业绩发展。没有业绩的努力,是无用功。

  以前,我们经常听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是我们公司里的老黄牛,尽管能力和业绩不突出,但一直勤勤恳恳”之类的话。苦劳很容易让我们感动,勤奋努力也是我们要倡导的。然而,如果我们能巧干,为什么要苦干呢?如果我们得不到好的业绩,再好的过程又有什么用呢?在这个时代,那些只知道闷头苦干的人,已越来越难获得企业的认可。我们不但要努力做事,更要把事情做成、做好、做出彩!

  比尔盖茨曾经深有感慨地说:“这个世界不会在乎你的自尊,这个世界期望你先做出成绩,再去强调自己的感受。”一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业绩的重要性。只看业绩,这正是真实商业世界中最根本的原则。没有人对你的付出和辛劳感兴趣,人们在乎和看重的是业绩。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布莱切是美国纽约一家豪华宾馆的老板,他以“懒惰”而著称,凡是能吩咐给手下去做的事,他绝不亲自去做。宾馆业务虽然繁忙,他却整天悠闲自在。

  有一年圣诞节,他让宾馆全体员工分别评选出10名最“勤快”和10名最“懒惰”的员工。布莱切叫人把10名“懒惰”的员工叫到他的办公室。这些员工心里七上八下,心想老板大概要炒我们的鱿鱼吧,满脸沮丧。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进门,布莱切说:“恭喜各位被评为本宾馆最优秀的员工。”这10名员工感到莫名其妙。

 第50节:方法总比问题多,不找借口找方法(9)
  看着他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的表情,布莱切招呼他们坐下,微笑着解释道:“根据我观察,你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习惯于一次就把客人的房间收拾干净,一次就把工作干完,讨厌多走半步路,讨厌做第二次。因而在别人眼里你们整天闲着,在偷懒。但依我看,最优秀的员工全无例外的都是‘懒汉’,因为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懒得去做。而勤快员工的‘勤’,大多表现在他们整天忙忙碌碌,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做一件事不在乎往来多少趟,花多少时间,这样能有效率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2805.html

更多阅读

第17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5)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学中绕不过去的话题。经济学普遍认为,要强调公平,就要牺牲效率;而要强调效率,就难免要付出不公平的代价。因此,希望同时实现效率和公平是一种两难处境。  绝大多数人都

第15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3)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边际学派认为,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能使全部欲望得到满足,他们只能根据欲望的重要性进行分配,首先满足最重要的和较重要的,但是总有一个是最后被满足的最不重要的、意义最小的处在边

第13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1)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女儿便袒露出两只胳膊。  父母感到奇怪,问其原因,女儿说:“我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经济学聊天室  面对有限的资源,为了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人们必须选择放弃。由此看来,作

第3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第一章 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  “君子国”里为什么也有讨价还价——经济人  轶闻趣谈  我国清代小说《镜花缘》一书中杜撰了一个君子国。在君子国里,人人都大公无私,绝不

第33节:如果别人比你强,你不妨去跑三圈(5)

系列专题:《三个美女的职场江湖:加油!格子间女人》  靓汤微微一笑:"好了,Kevin,我没有必要与你分享我的私生活吧?"  老K不好意思地笑笑:"老板,主要是你太有魅力了,我要是女下属,也会喜欢你的。"靓汤听了,心中微微一动,没有再接话。  老K这

声明:《第50节:方法总比问题多,不找借口找方法(9)》为网友嘴唇干了我吻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