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少抱怨公司,多理解老板(12)



系列专题:《职场成功第一法则:做不抱怨的员工》

  辛普森找到了业务主管,希望主管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觉得主管并不是一个苛刻的人。主管正在办公室里看文件,辛普森敲门之后进去了。刚刚坐下,主管就接听了一个电话,是公司总部打来的。辛普森听到电话的另一端正在向主管下达解聘自己的命令,而主管则竭力向对方证明辛普森是个不错的员工。对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我们也相信他不错,但遗憾的是,如果他不能像其他员工一样用业绩证明自己,那我也没有办法,他必须离开,因为公司要发展,不能让任何人拖后腿。”

  还能说什么呢?辛普森只有黯然离开公司了。

  市场经济下,公司要想获得很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前景,必须创造价值,而公司价值的获得靠的就是员工的业绩。一个为公司着想的员工,应千方百计地想着如何为公司创造价值,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是拿业绩说话。

 第40节:少抱怨公司,多理解老板(12)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不能给他人带来财富的人,自己也无法获得财富。你必须持续地为他人创造价值。”你不为老板创造价值,老板拿什么来支付你的薪水?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永远是这个社会的真理。

   现实就是如此,你必须看重业绩。没有人去注意过程的酸甜苦辣,荣誉只会给予创造业绩的英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业绩,业绩,你的命根!老板就是你的老师,你成绩的好坏决定着你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你要时刻牢记:创一流业绩,做企业精英!

  6. 能为老板分忧解难的人,

  是不可替代的

  能经常替老板分忧解难的人,在老板眼里,不但忠诚可靠,还拥有出色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可替代的。

  抗击洪水时,当堤坝上出现缺口,人们会毫不犹豫地用身体堵上去,因为那是到了关键时刻,刻不容缓。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意外的事件,给公司和老板带来棘手的问题,有些迫在眉睫,必须马上解决。这时候你就要挺身而出,帮老板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或困境。如果这时你为老板撑起一片天,为他挡风遮雨,你将赢得其他同事的尊敬,更能得到老板的信任和器重。

  萨克斯顿在著名的传播机构贝尔·霍韦公司任职时,主要负责对公司众多分支机构进行分析,拟定计划以协调它们的工作。萨克斯顿把注意力集中于维尔丁电影制作公司。虽然该公司一直在亏损,但是萨克斯顿认为自己可以使维尔丁电影制作公司扭亏为盈。

  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市场开拓计划,建议维尔丁公司卖掉电影制片厂,将业务集中在咨询顾问及推销新产品上,老板对此大为赞赏,当即把萨克斯顿提拔为维尔丁公司副总裁,主管市场开拓。不到一年工夫,他就使维尔丁公司开始盈利。萨克斯顿用业绩向公司管理层证明了他的能力,从而为自己争取了一个更高的职位。

  人都是趋利避难的,如果你总能替老板解决难题,老板不但会领你的情,而且会越来越欣赏你,从而逐渐提拔你、重用你。因为,在老板眼里,你不但忠诚可靠,还拥有出色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当老板被公司事务缠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作为他的下属,应该想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为其分忧解难。特别是在老板遇到难题、迫切需要帮助的时候,优秀的员工应该像江湖豪杰那样主动站出来,施以援手,而不能像平庸者那样袖手旁观。

  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障碍。作为老板,管理一个企业,责任重大,压力也最大,某些工作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或以往的经验处理妥当,而有些工作则需要下属的帮助才能解决。这时,如果下属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还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老板出谋划策,共同渡过难关,老板肯定会十分感动,从而对你另眼相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2815.html

更多阅读

第26节: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1)

系列专题:《职场成功第一法则:做不抱怨的员工》  抱怨不如改变  与其抱怨薪水太少,不如想方设法让你的工资信封变厚;与其抱怨老板太吝啬,不如努力成为公司里最会赚钱的人;与其抱怨加班太频繁,不如在八小时之内完成你的工作;与其抱怨公

第40节:不抱怨,拯救你的亲密关系(2)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抽象的、不具体的要求会使对方感到无所适从,因为要满足他人模糊和不确定的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当规则时常发生变化的时候。对方很快就会发现无论他做什么都不能满足你的要求,于是,

第9节:逃脱抱怨的牢笼(1)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第三章逃脱抱怨的牢笼  与我们告诉小孩子要说实话恰恰相反,我们更多时候会尽量歪曲事实真相以逃避责罚。尽管如此,在事实与谎言之间,人们通常偏爱事实。  欺骗像魔鬼一样在脑海中闪

第26节:经济的灵魂--怎样理解‘企业‘(12)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更加不幸的是,爱迪生竟然只有离开自己的公司才能挽救自己创办的企业。其实,爱迪生公司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通用电气集团(GE)的前身。而通用电气真正发展壮大起来,还是上世纪80年代杰克·

第40节:主动改变: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6)

系列专题:《提升自我的大智慧:不抱怨的智慧》  由于工作的缘故,他受到了领导严厉的批评。领导批评他也是有原因的:张跃然接受的这个任务对公司的发展举足轻重,因此在他执行任务前,领导还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多参考别人的意见,甚至还给他提

声明:《第40节:少抱怨公司,多理解老板(12)》为网友蓝色换日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