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成功第一法则:做不抱怨的员工》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老板了。老板也是人,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他(她)跟我们一样,有家庭琐事的拖累,有巨大的压力,有工作瓶颈,有因员工不理解而带来的苦恼,也有不好对付的客户。

老板顶着巨大的风险开公司、购置设备、招聘员工、训练员工、管理公司、开拓市场、维护客户关系……这些过程不仅辛苦繁琐,还需要特殊的能力,譬如组织能力、公关能力、企划能力、融资能力、管理能力等等。为了维持公司的运营,老板对内要做好管理,让一切有条不紊;对外要做好协调,交际应酬,让一切都能顺利无阻。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稍有不慎,便会内外交困,将企业击垮。 很多人只看到了老板光鲜的一面,却往往忽略了他们辛酸的一面。员工只需要对老板负责,而老板却要对每一个员工负责;员工只需要做好本分工作,老板却要协调全局;员工有业余时间和周末,老板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如果企业倒闭,员工可以再找工作,而老板不但心血毁于一旦,也许一辈子都很难翻身。 有一句歌词说:大丈夫,不好做,再痛苦,也不说。其实做老板也一样,很多压力和痛苦都只能憋着,连说都没地方说,谁让你是老板呢。所以,如果你能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老板,拿出漂亮的业绩,那么,任何一个老板都会把你看作公司的顶梁柱。 有一次,戴尔·卡耐基在报上刊登了一则聘请秘书的广告,大约有三百封求职信涌来,内容几乎是一样的:“我看到周日早报上的广告,我希望应征这个职位,我今年二十几岁……”只有一位女士特别聪明,她并没有谈到她所想争取的,她谈的是卡耐基需要什么条件。她的信函是这样的:“敬启者:您所刊登的广告可能已引来两三百封回函,而我相信您一定很忙碌,没有时间一一阅读,因此,您只需拨个电话……我很乐意过来帮忙整理信件,以节省您宝贵的时间。我有15年的秘书经验……” 卡耐基一收到这封信,真是欣喜若狂。他立即打电话请她前来。卡耐基说:“像她那样的人,永远不用担心找工作。” 学会换位思考,遇事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和处境思考问题的人,永远能在职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换位思考,也就是员工能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充分理解老板的苦衷,想老板之所想,急老板之所急。像老板那样思考,像老板那样追求,像老板那样奉献,像老板那样行动,你就已经具备了老板的素质和能力。只要你想,你总有一天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板。 如果你是公司老板,当你安排工作的时候,也希望员工都能像罗文一样,能够把信安全地送给加西亚,以保证公司的业务顺利开展,让公司的盈利节节上升。既然你这样希望你的员工去做,那么,当你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的时候,你就应该考虑,老板既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工作平台,为我们发工资和奖金,我们为什么不把公司的事情做好呢? >> 与其抱怨,不如建立“老板心态” 老板和员工因为某些利益的冲突,永远无法形成交集。但是,如果员工能够树立一种“老板心态”,就能营造一种双赢的职场关系。 这种“老板心态”,不是说员工天天揣摩老板的心思,研究如何奉承,而是让员工从老板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心理学上称之为“换位思考”。 很多打工者普遍都有这样一种心态:自己是打工者,因而只做与自己职责相关,并与自己所得薪水相称的那些工作。这样一种心态定位,使你只盯着自己分内的那些工作,而不会想着多做一点,甚至连自己分内的工作都敷衍塞责,被动地应付上司分派下来的工作,结果几年过后,除了那点薪水,一无所获。这是典型的穷人心态,抱着这样的心态工作,你就永远只能是打工者,在抱怨中勉强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