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行走职场江湖的智慧: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第三种思维 没有怀才不遇,只有能力欠缺 如果说工作就是生意,那么,人才就是商品,既然是商品,畅销、滞销、适销都是最正常的现象。老板作为你的顾客,挑剔、不识货都是最自然不过的。这只能说明你这个新产品有问题,或者是你的推销能力不行。因此,与其怀才不遇地蹉跎时光,不如主动去推销自己,为自己争取工作机会。 没有小用的"大材",只有不适用的庸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视自己、反省自己,确认自己是人才还是庸才,是怀才不遇者的当务之急。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事和最喜欢的事,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最清楚。要想在职场中实现自己的价值,首先就要知道你能做什么、你想做什么、你的优势是什么。 找准用武之地,你就是英雄 人贵有自知之明,无论你是天之骄子,还是才高八斗的能人,如果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都会是有力无处使,只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英雄才有用武之地。

乔·吉拉德1929年出生在美国一个贫民窟,他从懂事时起就开始擦皮鞋、做报童,然后又做过洗碗工、送货员、电炉装配工和住宅建筑承包商等。35岁以前,他只能算一个全盘的失败者,朋友都弃他而去,还欠了一身的外债,连老婆、孩子的吃喝都成了问题。同时,他还是一个大结巴,在职场中换过40多个工作仍然一事无成。 为了养家糊口,他开始卖汽车,步入推销生涯。刚刚接触推销时,他反复多次对自己说:"你认为自己行就一定能行。"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到,于是以极大的专注和热情投入到推销工作中。只要碰到人,他就把名片递过去,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店铺,他抓住一切机会,推销他的新玩意,同时也推销自己。三年以后,他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不被看好,而且还背了一身债务、几乎走投无路的穷光蛋,竟然能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呢? 乔·吉拉德做过很多种工作,屡遭失败。最后他把自己定位为"做一名销售员",因为他认为自己更适合、更胜任这项工作。也就是说,他找到了他的用武之地,从而激发出了自己最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