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菲洛夫28勇士 第28节:孝经智慧(28)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黄香的行孝也给了今人有益的启示。他九岁失去了母亲,便把对母亲的思念,把自己对双亲的爱又全部转移到父亲身上。这是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自然萌发、激发出来的孝。“扇枕温衾”,反映出一个孩子细致、纯真的孝行,这又是出于天性的、并尽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

  今天我们有了电扇、空调、暖气,孩子不必像黄香那样去“扇枕温衾”。但是黄香的孝心孝行,是值得今天的孩子学习的。其实每一个孩子都会对父母有一种出于天性的敬爱、孝顺的感情,对于这些,作为父母的要学会保护好,并引导好。但是现代父母往往因为溺爱独生子,反而把孩子的孝心淹没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妈妈下班,孩子给她挥扇子凉快,许多做母亲的可能会说:快去做功课,不要浪费时间,成绩好最要紧!许多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没有引导好孩子的孝心。再说我们的学校也没有理直气壮地进行孝的教育,社会风气也淡化了孝的传扬。于是孩子原本具有的孝心可能就会慢慢变化,直至最后变质。许多不孝子孙就是这样在不管、不教、不诲、不导中渐渐变得无情、无义、无爱、无孝!

  王裒:闻雷泣墓

  《闻雷泣墓》,又称为《王裒泣墓》,讲述了魏晋时孝子王裒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十六则故事。

  [魏]王裒,字伟元,事亲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雷,即奔墓所,拜泣告曰:“裒在此,母勿惧。”隐居教授,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遂三复流涕,后门人至废《蓼莪》之篇。

  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

  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评说】

  魏晋时代的王裒(),字伟元,晋城阳营(今山东昌乐县的阳郡)人。他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博学多能,德操高尚,言行必遵礼法,侍奉亲人至孝。

  他的母亲活着时,性极胆小,畏惧打雷。其母死后,葬于山林中,每次遇到风雨,听到雷声,王裒就即刻奔向母亲的墓地,跪拜哭泣,并诉说:“我王裒在此,母亲不要畏惧!”其诗描写得很生动:“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冰魂”,形容梅花、莲花等清白纯净的品质。这里另有意思,指因夜宿坟墓,有侵骨之冷。“夜台”,指坟墓、墓穴。“阿香”,是神话传说中的推雷车的女神;又有“阿香车”之说,指雷神之车,或雷声;说见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五所载。不过,读到这里我们也会马上想起,在《后汉书?蔡顺传》一则里也有记载:“母平生畏雷,自亡后,每有雷震,顺辄圜冢泣,曰:‘顺在此。’”这也见到古人在表述孝子之孝行时,有雷同的模式。

  王裒的祖父王修,是魏国的名士,官至大司农郎中令;其父是王仪,为司马昭的司马,因讨伐东吴失败,直言得罪了司马昭而被杀害。王裒就携其母,将其父的灵柩运回家乡昌乐,隐居起来,自耕自食,并以教授为生。

  他终生不面向西而坐,表示绝不做晋朝之臣。《诗经?小雅?蓼莪》有云:“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是说,又长又大的莪啊,那不是莪而是蒿;哀伤哀苦啊我的父母,生养我啊真劳苦。文中的“蓼”,是长、大的意思。“莪”,美菜。“蒿”,贱草。莪蒿,也叫萝蒿、抱娘蒿。诗句的意思很有喻义,莪蒿常常抱宿根而生长,就像子依靠着母一样,比喻子长大了,全靠父母生养我。然而蒿不可食,又比喻子不能终养父母之遗憾。据说,每次王裒读到这里,就常常流泪,后来他的门人甚至避开《蓼莪》之篇而不诵读了。

 潘菲洛夫28勇士 第28节:孝经智慧(28)
  司马炎建立晋朝后,知王裒贤德有才,不仅给其父王仪平反,并多次邀请王裒做官,但王裒坚辞不就。据说,他在其父墓侧筑屋而居,每日朝夕至墓前跪拜,且攀柏悲号,涕泪溅树枝。日久,树木也为之枯槁。王裒孝行操尚感动乡里,曾被推为“孝廉”。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汉刘曜攻陷洛阳,大肆烧杀抢掠,齐地盗匪四起,亲戚朋友大批南迁,但王裒恋祖茔不肯离去,遂为盗贼所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3221.html

更多阅读

第87节:孝经智慧(23)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一、孝?天地?感应  1. 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注》:“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敬事宗庙,则事天地能明察也。”  “明王”,圣明君王。《孝经》中出现“先王”,又

第86节:孝经智慧(22)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孔子就批评他:小人啊!你不懂啊!国家一定要有敢于谏劝的大臣,才不会有危险。父亲一定要有敢于规劝的儿子,才不会做出无礼的事情来。儿子一味听从父亲、大臣一味听从君命,怎么是孝和忠贞呢?要

第85节:孝经智慧(21)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曾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至于慈爱恭敬,安定父母,立身扬名,那么已经听闻到夫子的教诲了。冒昧地请问,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  二、孔子再次解惑  1.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第84节:孝经智慧(20)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注》:“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代。”  这是本章的小结。由家内的“三事”,即“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再由内而外,由家庭而至于社会,那

第83节:孝经智慧(19)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这是对《诗》的评论,孔子说,如果不是孝这种最高的德行,那么谁能顺应民心,而效果竟然至于如此巨大。  三、《广至德章》现代启示谈片  现代人也要

声明:《潘菲洛夫28勇士 第28节:孝经智慧(28)》为网友狗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