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孝经智慧(25)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汉]蔡顺,字君仲,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曰:“何异乎?”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只赠之。

  黑椹奉萱帏,啼饥泪满衣。

  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第25节:孝经智慧(25)
  【评说】

  此则故事又称为《拾桑异器》等。东汉蔡顺,安城人,字君仲。幼时便成了孤儿。文中的“孤”,是指幼年失去父亲。他侍奉母亲,极其孝顺。后来遭遇王莽之乱,又逢饥荒,口粮不足,于是采拾桑葚,并用不同的容器来盛放。文中的“给”(),是丰足的意思。“不给”就是不足。“桑椹”,即“桑葚”,是桑树的果实,可以吃。桑葚黑色的比较成熟,甜一些,红色的就差一点。

  赤眉军遇见蔡顺,便问他:为什么桑葚要分开来盛放?蔡顺说:“桑葚黑色的给母亲吃,赤红色的自己吃。”诗句中的“黑椹奉萱帏”便是这意思,“萱帏”也即是“萱闱”,是指母亲所居处,也指母亲。赤眉军怜悯他的孝顺,就给了他白米三斗、牛蹄一只。这也就是诗句所说的“赤眉知孝意,牛米赠君归”。

  这个孝子孝心纯厚,最感动人处又是一个细节:桑葚分成两种,给母亲吃好的,自己吃差的。

  《后汉书?蔡顺传》的记载也可一读:蔡顺,汝南人,字君仲,以至孝称。少时,其父去世,赡养母亲。尝出外砍柴火,有客人至,母亲望蔡顺还不回来,乃噬咬手指,而远在外面的蔡顺即刻心动,于是弃柴奔驰而回,跪地问缘故。母亲说:“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耳。”

  其母九十而寿终。未及葬,邻里发生火灾,火逼近他家,蔡顺便抱伏棺柩呼天号哭。火灾过后,蔡顺独得以免灾。

  他的母亲害怕打雷,自从其母死后,每逢打雷,他都绕母亲的坟墓哭泣,曰:“我蔡顺就在这里!”当时的太守韩崇很关照蔡顺,每遇到打雷时,就会派人遣车马到墓地去。

  当时,有太守召他为东阁祭酒,有太守召举他为孝廉,他都因为不肯远离母亲的坟墓而不应召。八十岁终老于家中。

  蔡顺的故事也被选用在《二十四孝》中,不过有两点很有意思:一,我们会发觉,其中“啮指心痛”的细节和《二十四孝》中的曾子叙述是一个模式。这说明孝子的行为的背后潜伏着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的表述,因此会出现重复的情况。二,《二十四孝》的作者为了避免重复,曾子用了“啮指心痛”的内容,而写蔡顺则绕过了这一历史故事,用“拾椹供亲”的故事,而在《后汉书》中没有这一记载。三是,蔡顺怕死后的母亲害怕打雷,因此常在雷雨天绕墓哭泣。这一情节,与《二十四孝》的孝子王裒《闻雷泣墓》又有类似了。

  虽然今人去读这些历史上的孝子孝行,会产生种种想法,或不可理解,或理解不了,或厌其做作,或恶其封建,或恨其落后,但是往深处的内核思考一下,不就是尽其尊亲、养亲、孝亲之心吗?难道古今人心就不能沟通吗?

  丁兰:刻木事亲

  《刻木事亲》讲述了孝子丁兰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二则故事。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因询得其情,即将妻弃之。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身。

  寄言诸子女,及早孝双亲。

  【评说】

  丁兰,或说是东汉河内人。丁兰年幼即父母丧亡,想到未能奉养父母,又思念父母养育自己的辛劳,因此雕刻木头制成肖像,侍奉他们,就如活着一样。文中“劬()劳”,就是辛苦劳累的意思。

  丁兰的妻子时间一长就开始不敬重了,用针戏谑地刺木像的手指,竟然流出血来。木像见到丁兰来了,眼中还居然掉下了眼泪。丁兰询问得到真情,于是把妻子休了。

  这个故事虽然不符合事实逻辑,但是符合《孝经》的“感应”说,也合乎浪漫主义的创作理路。正因为孝子深情,木像才能“感应”,不仅成为血肉之躯,且有细腻之情感,因此木像既会流血,也会流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3224.html

更多阅读

第87节:孝经智慧(23)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一、孝?天地?感应  1. 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注》:“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敬事宗庙,则事天地能明察也。”  “明王”,圣明君王。《孝经》中出现“先王”,又

第86节:孝经智慧(22)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孔子就批评他:小人啊!你不懂啊!国家一定要有敢于谏劝的大臣,才不会有危险。父亲一定要有敢于规劝的儿子,才不会做出无礼的事情来。儿子一味听从父亲、大臣一味听从君命,怎么是孝和忠贞呢?要

第85节:孝经智慧(21)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曾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至于慈爱恭敬,安定父母,立身扬名,那么已经听闻到夫子的教诲了。冒昧地请问,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  二、孔子再次解惑  1.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第84节:孝经智慧(20)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注》:“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代。”  这是本章的小结。由家内的“三事”,即“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再由内而外,由家庭而至于社会,那

第83节:孝经智慧(19)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这是对《诗》的评论,孔子说,如果不是孝这种最高的德行,那么谁能顺应民心,而效果竟然至于如此巨大。  三、《广至德章》现代启示谈片  现代人也要

声明:《第25节:孝经智慧(25)》为网友聚散如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