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孝经智慧(11)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华南虎照案终审——“周老虎”终是“纸老虎”

  案情:“周老虎”终于被认定是“纸老虎”。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在“华南虎照”出笼一年多后,2008年11月,陕西省安康市中级法院以诈骗罪、非法持有弹药罪判处周正龙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000元。

  点评:周正龙被判刑了,这是作假者应得的下场。“周老虎”被揪出来并获刑,社会各界特别是网民的热切关注功不可没。而对于周正龙案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集团,人们依然有权追问。

  ——这里,笔者若用《孝经》的理念来点评,那么不错,“周老虎”终是“纸老虎”,但是毕竟有过“老虎”的贪欲在,而“周正龙案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集团”,那就是可能存在着一群贪欲的“老虎”了。一只“贪欲的老虎”与一群“贪欲的老虎”,终于构成了这样一出沸沸扬扬的闹剧,真是教训深刻!这些“老虎们”,一是虎视眈眈,一是张开老虎的血盆大口,准备填满自己难填的欲壑。“老虎们”个个无所畏惧,什么都敢想、敢做、敢骗,然而最终都没好下场。

  他们胆大妄为,完全不懂得《孝经》所说的:“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今天的人们或许深深地讨厌这些说教,却又屡屡因为不知道这些教导而跌入深渊。如果我们把“先王”转换一下,说成是智慧的历史老人、睿智的先哲,那么历史的经典的教诲与教训,还应该拒绝吗?《孝经》中的“不敢服”、“不敢道”、“不敢行”,这“三不敢”却可以换回来人们自由地言、自由地行、自由地活着!

  3. “亿元贪官”姜人杰案——反腐形势仍严峻

  案情:2008年10月,江苏省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因受贿1亿多元人民币,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法院经审理查明,2001年至2004年间,主管城建等领域的姜人杰利用职务便利,先后收受四家房地产公司和一家科技公司的贿赂,共计人民币1.0867亿元、港币5万元、美元4000元,其中最高单笔受贿竟达8000余万元。

  点评:姜人杰创造了受贿总金额、单笔受贿金额两个可耻的“新高”。受贿亿元以上,那个1后面的8个“0”触目惊心!2008年以来,同为“土地巨贪”的上海市房产局原副局长殷国元、北京市海淀区原区长周良洛等也相继受审判刑。姜人杰等案件说明,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实现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创新也是人们的新期待。

  ——这里,笔者若用《孝经》的理念来点评,那么《孝经》所说的一段话值得反思。《孝经?圣治章》:“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这些官员们如果做到这些,比如言说的时候思考是否能被民众称道,行动的时候思考是否给民众带来快乐,德义是否能被人尊重,做事是否能被民众效法,容貌举止是否可观,进退是否合度,然后以这些来面对他们的民众。因此其民就畏而爱之,就效法而模仿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我们的官员有此素质吗?思考了这些吗?

  4. 黄光裕被拘——揭开“中国首富”神秘面纱

  案情:当黄光裕以430亿元的身价登上胡润富豪榜榜首不久,这位“中国首富”随即遭警方拘查。2008年11月,北京警方证实黄光裕“涉嫌经济犯罪遭拘查”,证监会随后承认黄涉嫌“三联商社和中关村科技两家上市公司在重组、资产置换中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第11节:孝经智慧(11)
  点评:又一个“首富”被刑事调查。如何为企业家创造健康的市场环境,企业家如何建立基业常青的“企业观”,都值得思考。

  ——这里,笔者若用《孝经》的理念来点评,那么《孝经?广扬名章》可再读再思:“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孔子确实有这样的理念,人生一世就得有名声,这一章主旨就是要“广扬名”。但是,这种扬名,是正儿八经的、自然而然的,这一路径是从“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治于官”、“忠于君”一路走来的。贯穿于其中的核心理念是优秀的道德加上自己的有为。这一案件,让我们看到“以430亿元的身价登上胡润富豪榜榜首”的“首富”,曾经是“广扬名”的一个“典范”,赢得了无数人的仰望和羡慕,但是因为缺少孔子所说的“广扬名”的两大基本元素,很快就栽了下来,陷了进去。历史不开玩笑,经典也不搞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3238.html

更多阅读

第87节:孝经智慧(23)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一、孝?天地?感应  1. 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注》:“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敬事宗庙,则事天地能明察也。”  “明王”,圣明君王。《孝经》中出现“先王”,又

第86节:孝经智慧(22)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孔子就批评他:小人啊!你不懂啊!国家一定要有敢于谏劝的大臣,才不会有危险。父亲一定要有敢于规劝的儿子,才不会做出无礼的事情来。儿子一味听从父亲、大臣一味听从君命,怎么是孝和忠贞呢?要

第85节:孝经智慧(21)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曾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至于慈爱恭敬,安定父母,立身扬名,那么已经听闻到夫子的教诲了。冒昧地请问,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  二、孔子再次解惑  1.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第84节:孝经智慧(20)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注》:“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代。”  这是本章的小结。由家内的“三事”,即“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再由内而外,由家庭而至于社会,那

第83节:孝经智慧(19)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这是对《诗》的评论,孔子说,如果不是孝这种最高的德行,那么谁能顺应民心,而效果竟然至于如此巨大。  三、《广至德章》现代启示谈片  现代人也要

声明:《第11节:孝经智慧(11)》为网友清心醉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