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孝经智慧(10)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私立大学的文库似乎更多一些,关西大学综合图书馆里就有许多名教授、名学者的文库,如内藤文库、服部文库等几十个。其中有一个玄武洞文库,是一个孝子企业家的藏书。他所收集的《孝经》各种版本达483种,570册,是全日本最全的,也可能是全世界最全的。一册目录书名《家藏孝经类简名目录稿》,编者是田结庄?金治氏,于昭和12年在大阪的玄武洞文库出版。《汉书?艺文志》著录以后,可以见到的有汉孔安国《传》、汉郑玄《注》、隋刘炫《述义》、唐玄宗《御注》、唐元行冲《疏》、宋邢《正义》、宋司马光《指解》、宋朱子《刊误》、元董鼎《大义》、明江元祚《大全》、清阮元《校勘记》等。《孝经》传到日本的年代,据林秀一博士的《日本孝经年谱》考证,推古天皇12年即公元604年的十七条宪法中引用了《孝经》的话,说明在六七世纪的隋唐之前已经传入日本。(周桂钿《日本的名人文库——旅日杂记之二》)这告诉我们,一位孝子企业家曾经这样孜孜以求地收集了这么多的《孝经》的版本,甚至是“全日本最全的,也可能是全世界最全的”。至此,笔者无限敬仰!

  我们从三个企业家那里看到,他们有国籍的不同,也有时代的不同,有的可能并没有读过《孝经》,但是都是孝子企业家,都遵循和暗合了《孝经》的道理。他们都把自己的孝心、孝行,不仅在家庭里面实现了,而且都推衍至社会,为社会造福,把孝的爱延伸为更为广大的、普遍的大爱。

  再思:《孝经》与现代生活

  在结束本节的时候,让我们再一次回眸《孝经》这一中国文化之高耸山峦,再思考一下《孝经》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被法国人写进法国的宪法。法国1793年宪法所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以及法国1795年宪法所附《人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都将其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有人说,把外国先哲的格言写入宪法,这是第一例。当然还有《孝经》也曾庄重地被写进了日本的宪法。

  1988年1月,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的发言上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孝经》是孔子智慧的一部分,是否也要汲取呢?其实读者读完了这本书,当然是可以自知,并且自明了。

 第10节:孝经智慧(10)
  《孝经》与社会风气的营造可以嫁接起来,可以和现代反腐败沟通起来,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否!

  我的面前摊开一份新华社的材料,是《2008经典大案要案扫描》,记载九个大案要案,点评得也很好,很有教育意义,全国大小报刊也有转载。我读后很有感慨,也想从《孝经》角度谈谈这一经典与社会风气的营造问题。

  1. 许霆案改判——“法治”与“人文”本可兼容

  案情:2008年3月,备受关注的“许霆ATM机盗窃案”经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后公开宣判。法院认定被告人许霆犯盗窃罪,收回一审无期徒刑的判决,改判有期徒刑5年。法院审理查明:2006年4月的一天,许霆在广州一银行ATM机取款。因机器故障,许霆实取1000元,ATM机却只在卡里扣划1元。此后一天内,许霆故意从这台ATM机内先后取出17.5万元。

  点评:一审判决的无期徒刑引来社会各界热议,多数观点认为量刑过重,而从无期徒刑到5年有期徒刑,改判幅度也不可谓不大。如果单纯从法律条文出发,一审判决其实算不得错;不过,考虑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重审判决,似乎更能体现法治与人文的内在统一。

  ——这里,笔者若用《孝经》的理念来点评,那么“法治”不仅是与“人文”本可以兼容的问题,而从深层理念上看,“法治”必须有“人文”的“德治”为先导。《论语?颜渊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说,审理诉讼,我与别人差不多,然而不同的地方是,孔子必定会使得诉讼的案件渐渐减少,乃至于没有。这是何等深刻的刑法、法律理念!这就是用“德治”去治世、治法、治人,“德治”治理得到位了,也就会“使无讼”了。而“德治”的根本在于从人的德行的根本治理着手,人德行的根本就是孝道,所谓“百行孝为首”,《孝经》所说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此绝非虚言。我们可以重新体味前文已经分析过的《论语?学而篇》所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中含有深刻的行为逻辑,值得深思。此一则还均可以通用于下面数条的评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3239.html

更多阅读

第87节:孝经智慧(23)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一、孝?天地?感应  1. 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注》:“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敬事宗庙,则事天地能明察也。”  “明王”,圣明君王。《孝经》中出现“先王”,又

第86节:孝经智慧(22)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孔子就批评他:小人啊!你不懂啊!国家一定要有敢于谏劝的大臣,才不会有危险。父亲一定要有敢于规劝的儿子,才不会做出无礼的事情来。儿子一味听从父亲、大臣一味听从君命,怎么是孝和忠贞呢?要

第85节:孝经智慧(21)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曾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至于慈爱恭敬,安定父母,立身扬名,那么已经听闻到夫子的教诲了。冒昧地请问,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  二、孔子再次解惑  1.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第84节:孝经智慧(20)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注》:“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代。”  这是本章的小结。由家内的“三事”,即“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再由内而外,由家庭而至于社会,那

第83节:孝经智慧(19)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这是对《诗》的评论,孔子说,如果不是孝这种最高的德行,那么谁能顺应民心,而效果竟然至于如此巨大。  三、《广至德章》现代启示谈片  现代人也要

声明:《第10节:孝经智慧(10)》为网友坐在月亮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